縣委關於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情況匯報

加強對中共黨員政協委員和部門聘請的監督員的管理。一是組織人事部門要將區屬黨政、事業單位中的黨員政協委員和領導幹部政協委員的履行政協委員職責情況列入其年度工作考核內容。二是對區屬有關黨政部門聘請的監督員隊伍,區監察局要加強指導協調和管理,對部門和監督員提出工作要求,改變其知情少、活動少、流於形式的被動局面,促進監督員作用的進一步發揮。

(三)加大民主黨派、黨外人士工作力度,引導民主黨派、黨外人士通過人民政協平台積極參政議政

堅持和完善區黨政班子與民主黨派的對口聯繫制度。區領導班子成員要繼續開展定期走訪,參加活動,加強與民主黨派的聯繫,了解情況,聽取意見,廣交朋友,並就部署重要工作和解決重要問題徵求民主黨派的意見建議。

落實重大活動參與制度。縣委、縣政府的重大調研考察活動可視情邀請民主黨派負責人和有相關專業知識的黨外人士參加,以更體現黨內外合作共事、參政議政的實質內容。

進一步為民主黨派開展工作創造條件。對黨派成員做到政治上信任,工作上支持,生活上關心,切實重視和解決他們在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對民主黨派獨立開展的重要調研、視察及黨派內部的活動,要視作經常性工作,在經費上要給予保障,列入年度財政預算(可切塊給統戰部分配),且逐年有所增加。在黨政部門、事業單位的民主黨派成員,對其從事的政協工作、統戰工作和黨派工作,應計入其年度工作量,而不應作為其額外負擔和貢獻。

進一步重視民主黨派的意見、建議的辦理。民主黨派提出的提案和撰寫的大會發言及提供的社情民意,都經過調查研究和思考,有的事關民計民生,有的事關社會穩定,有的事關經濟社會事業的發展等問題,縣委、縣政府領導應特別予以關注,對特別重要的要給予批示,促進相關問題的解決和工作的落實,並及時將處理結果通過統戰部、政協領導或直接向有關民主黨派作出反饋。

繼續加強對黨外幹部和黨外知識分子的培養、選拔和使用工作。要把對黨外幹部和知識分子的培養、選拔和任用,納入我縣的幹部隊伍建設和人才工作的總體規劃,確定具體工作目標,有步驟的實施。

要建立和完善黨外後備幹部人才庫;對已進入黨外後備幹部、知識分子人才庫的人選,要加大培養力度,提高黨外幹部的思想政治素質、政策理論水平和實踐創新能力;積極做好黨外幹部安排工作,做到在研究幹部工作時不忘黨外幹部,調整班子時不忘配備一定比例的黨外幹部,對經過多年培養,政治素質高,工作成績突出黨外幹部要按照檔案規定合理任用。

(四)及早統盤考慮政

協換屆工作,重視和支持政協幹部隊伍建設

1、要重視新一屆政協委員隊伍建設。政協委員是政協組織的主體,政協委員的綜合素質直接決定了政協履行職能的水平和質量。要把提高政協委員的整體素質作為促進政協自身建設基礎性工作。

根據三屆縣政協恢復以來的工作實踐和外地政協的經驗,建議縣委進一步擴充政協委員數量,使下一屆縣政協的委員人數約為區人大代表人數的**%左右(約在*至*名為宜),在委員調整時,保留一定的空餘委員名額,以應對屆中情況變化進行委員調整。不斷擴大委員的履蓋面,使社會結構變化中產生的新階層、新行業在政協組織都有其界別代表人士,促進黨委政府與政協各界別的聯繫。

切實做好新一屆政協委員的選配工作,保留和物色新一屆政協委員時,要考慮其參加政協的政治熱情、崗位表現及參政議政能力和責任感,因黨外人士要占*%,要優先及早物色,儘可能把社會各界中的知名人士、知識分子、有一定資歷的基層業務骨幹、專業技術人員吸納進來,減少與上級政協委員、各級人大代表的交叉,切實把好進口關,確保委員隊伍的素質。對綜合素質高、參政能力強、履行職能實績突出的老一屆委員,儘管其工作崗位變動,建議從實際出發予以保留,總體上老一屆委員保留比例以*%為宜,具體人選可由政協黨組提出建議。

充分發掘**作為重點僑鄉的資源優勢,建議邀聘有關**籍的港澳人士擔任下一屆縣政協的特邀界委員,引導他們為**的繁榮和穩定,為**的經濟社會發展獻計出力。

考慮到政協委員絕大多數是兼職,其參與政協工作有一個進入角色的過程,除加強培訓外,屆期內象人大代表一樣,儘量做到少變動,以穩定隊伍,提高素質,增強責任感。

2、要重視政協常委會和專委會建設。政協常委會是政協組織的領導班子,常委會班子的強弱直接影響著政協工作的總體成效。建議在下一屆政協中適當增加常委的名額,可以考慮下一步把團縣委、區婦聯、區科協的政協委員作為政協常委的擴充對象,充實政協常委會的班子力量。政協專門委員會是政協的基本工作機構,大量的工作是通過專門委員會來實施。因此,換屆時配備專委會專職領導時,通過交流、選拔等措施,要將相對年輕,又從事過多崗位實踐鍛鍊的,同時精神狀態較好的同志充實到政協專委會來,各專委會專職領導在年齡結構上應形成梯隊結構,以便每次換屆時有一定數量的專委專職領導可以繼任,不能全部安排老同志到政協來站最後一班“政治崗”。這樣做,有利於從事政協工作的幹部象其他部門一樣相互交流使用,促進政協機關的生機和活力,也有利於政協工作的連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