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禮儀:專家分析離職時不可說的話

人身攻擊的話不應該說,a的問題跟b不應該說,過激的言語不應該說,對解決事情沒有益處的話不應該說。相信把握住這幾個方面,林潔的述說會是一次正義的、公正的傾訴。 

職業諮詢師的心理輔導—— 

不要把負面問題泛化 

一個人在離職時,不論出於何種原因,都說明本人在職場生涯中有一定的盲點和欠缺。即使是因為所在的單位有問題,或者領導和同事的確不好相處,但畢竟還有人繼續在那裡工作,從這一點看,起碼本人的容忍度和接納度還不夠。任何事物都有正反兩面,如果只從反面看問題,那么就可能把負面的東西泛化,從而蒙蔽了自己的眼睛和心理,使自己看到、想到的都是陰暗面。這種狀態無論對於解決目前的問題,還是對於即將面臨的新環境,都沒有益處。所以要儘可能反向思維,使自己具備全面認識問題的能力。 

跳出“說”與“不說”的煩惱 

離職的時候,大多數人都只把眼光盯在單位、領導或同事身上,卻很少有人看到自己的問題。這樣也會造成離職者總是過分關注自己的煩惱,因而在“說”與“不說”中徘徊。客觀地分析,我們不必把離職的原因歸咎於誰,而是要從事件本身剖析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有什麼地方需要提高?適應社會和環境的能力是否還欠缺?自己的心態還有哪些部分沒有調整好?自己對哪些人和事是排斥的?如果以後再遇到同類的情況應該怎么辦?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把“離職事件”轉化成讓自己學習和成長的基點,並且獲得一種新的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式。這樣,就可以使自己在未來新環境中遇到問題時,多一個方法,多一種選擇,從過去的經歷中汲取養分。一帆風順的經歷不能給人足夠的鍛鍊和磨礪,而挫折、困難、逆境卻能讓一個人真正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