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植樹節

由於樹木與人類的生存息息相關,遠在上古時代,人類的祖先就有了提倡植樹造林的風氣。早在我國西周時期,就有“沒有種過樹的人,死了連棺材都不準用”的規定。

1914年11月,中華民國南京政府頒布了我國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1915年7月13日,北洋政府又規定將每年“清明”定為植樹節,並在這天舉行了植樹典禮。1928年4月7日,當時的南京國民政府頒布法令,將每年清明的植樹節改在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即3月12日,規定每年在這一天舉行植樹儀式,以及造林活動。

1979年2月頒布的《森林法》,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部有關保護森林、植樹造林的法規。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根據國務院的提議,通過了將3月12日定為我國植樹節的決議,這項決議的意義在於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植樹造林,加快綠化祖國和各項林業建設的步伐。將孫中山先生與世長辭之日定為我國植樹節,也是為了緬懷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象徵他生前未能實現的遺願將在新中國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