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中秋節嗎

現代日本的中秋節不是個隆重的節日,以至於一些在日本留學、工作多年的中國人回來後,都說日本是沒有中秋節的,這是由於他們生活的現代城市確實不怎么過這個節,有少量過節的風俗也不引人注意。許多日本青年人也對中秋節沒什麼印象。但是根據文獻資料和日本專家的介紹,日本是確有中秋節的;不僅有,而且還有兩個呢:一個是舊曆的八月十五,一個是舊曆的九月十三。前者是從中國傳去的,後者主要是源於本土的文化傳統。

日本人現在採用的是世界通用的公曆,但是他們從前用的是跟我們一樣的農曆,是從中國傳去的。日本明治時代五年(1872年)廢舊曆改新曆,把這年的農曆12月3日改為公曆的1月1日,也就是1873年1月1日,同時定這一天開始為明治六年。改歷是一件很難實行的事情,比如在我國的大部分農村,直到現在還是主要過農曆的。日本的改歷也遇到阻力,不過日本人是以嚴於遵守紀律出名的。改歷的法令頒布後,城市居民很快就採用和適應了。但是農民的生活更適於按農曆來過,所以農民覺得很不適應,過了一段時間就提出廢除新曆的要求。日本政府認為這是農民對新曆了解不夠造成的,就向農民做教育和說服工作。著名啟蒙思想家福澤諭吉(1835年—19XX年)發表了《改歷辯》一書,解釋新曆法的好處,起了很大的作用。後來全體國民都使用了新曆法,一些過去按農曆過的節日就轉移到新曆法中去,比如農曆春節的的各種習俗就搬到公曆的元旦期間來搞。但是中秋節是個以月亮為中心的節日,自有該節以來就是按月亮運行的狀態來確定日子的,所以不能按公曆得得日子來過。日本也有一種“新曆舊曆對照表,是同時標記新曆和農曆的日期表。人們就按這個表推算出農曆的八月十五來過中秋節。

1、日本的“十五夜”

中秋節從中國傳入日本的時間是在唐朝後期,更準確些說是在9世紀末到10世紀初。當時日本所處的朝代叫做奈良時代。傳入日本後不叫中秋節,而叫“十五夜“或“中秋の名月”(意思就是“中秋的明月”)。

唐朝中國傳入日本的中秋節主要是八月十五夜賞月的習俗。[1] 但是,“十五夜”的月亮不一定是滿月,所以又有“お月見”(看月亮)、“名月(めいげつ)”這類相近的名稱。日文中形容十五夜還有一些說法,如“良夜”表示這晚天氣良好、適於賞月,“無月”表示天氣不好、看不到月亮,“雨月”表示這晚下雨,更沒有賞月的希望了。

日本的十五夜習俗自奈良時代傳入,到平安時代(約相當於中國的五代和宋代),在宮廷和貴族階層形成顯著的邊賞月邊宴飲的習慣,稱為“觀月宴”或“月の宴”。人們圍席而坐,一邊賞月一邊飲酒聊天,還有人即興賦詩(日本稱為“和歌”)讓大家品評。這種習慣被當時的社會認為是一種風雅的舉止而受到追捧,遂使八月十五賞月宴飲的習俗流傳到中下層社會。

像中國的情況一樣,日本的中秋賞月習俗也主要是在城市居民中進行。農村地區很少賞月活動,或者說,即使有賞月行為,也不是在節日裡固定要做的事。農村十五夜的主要習俗是慶賀農作物的豐收。日本自古就有一種“初穂祭(慶祝初次收穗的祭祀)”或叫“秋の収穫祭”的習俗,也是在秋天舉行的一種儀式。於是八月十五賞月宴飲的習俗到了鄉下就變為慶賀豐收,並一直保持到現在。

日本人傳說,十五夜,月亮上開滿桂花,桂樹下有白兔在做日本燒餅。他們沒有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的神話故事。

在十五夜,日本鄉村民眾的主要習俗主要是祭月、慶豐收。祭月既是對自古就有的月亮信仰的繼承,也融合進了慶豐收的內容,而且它主要是一種感謝上天佑助豐收的祭禮,這時月亮成為上天的代表。人們在月光朗照的地方擺上芒草或其他鮮花,供上剛收穫的芋頭、紅薯、白蘿蔔、豆子等,用新糧做的食物如糰子、饅頭、年糕、米飯、麵餅等,還有蘋果、梨、柿子等水果。有的地方還擺上水酒,旁邊放上燈籠。在這些供品裡面,最重要、最有十五夜節日特色的是芒草、芋頭、月見糰子。

芒草,日文寫作すすき,被日本人認為是在十五夜不可缺少的物品。它是秋季七草之一,在日本的一種叫做“花札”的紙牌遊戲裡被當作八月的花。在日本文化里,芒草是秋天到來的象徵物,使人聯想到秋天。過去常被日本人用來修造屋頂,也用來作為飼養家畜的草料。古人認為它具有消災避邪的靈力。十五夜,人們把芒草插在花瓶中,擺在有月光的地方,或者插在大門邊、自家的農田裡。有些地方還講究在這天用芒草桿做的筷子吃飯,或者把這種筷子當作祭月的供品之一。

芋頭是日本十五夜最常見的節令物品之一。此時正是芋頭豐收的時節。所以有的地方十五夜就叫“芋名月”。

“月見糰子”也是一種重要的十五夜食品。據說是代替中國的月餅的一種食品,一般做成圓形的,作為圓月的象徵。但是大阪等地方的糰子不是完全的圓形,而是一頭有尖,呈現芋頭的形狀。據記載,日本做糰子的習俗很早就有了,而“月見糰子”即作為祭月供品的糰子在江戶時代(相當於明末清初)的文獻里方有記錄。

在十五夜節日期間,日本各地還有一種有趣的“偷”俗。行偷的人是小孩子們,偷的東西主要是各家祭月的供品。有的是趁主人看不到時摸進家門偷的,也有的地方要先跟主人打招呼才可以“偷”走。在群馬縣,小孩子到了人家,對主人說:“借用一下水井,打點水喝。”然後在主人不注意時偷走供品。在東京都,主人手裡拿著芋頭、芒草等,向孩子們提問謎語,回答對了才可以拿走。偷的東西除了供品,還可以是其他食物。有的地方還可以到人家的地里去偷紅薯、瓜果等。被偷的人家並不生氣,反而高興,因為人們認為這是件吉利的事情。茨城縣的人認為,供品被偷走,就是被月神吃掉了。埼玉縣的人說:十五夜偷什麼都沒罪。有的地方的人認為十五夜被人偷了供品,明年更有可能獲得豐收。對於小朋友們來說,這種被習俗認可的“偷”,可以使他們得到很多好吃的東西,還有一種玩遊戲的刺激感。這種偷俗在大正時代就在很多地方消失了,也有一些地方直到昭和時代還保存著。

十五夜還有一些娛樂或競技習俗。如在鹿児島,農曆七月初七到八月十五期間,每晚都有相撲摔跤活動。孩子們則在月光下舉行拉繩比賽,繩子是用芒草做的。

2、日本的十三夜

“十五夜看不到月亮還有十三夜。”這是在日本流傳很廣的說法。有兩個賞月的日子,總會有一次趕上晴天並見到明月。農曆九月十三是日本中秋節的另一半。

日本人認為九月十三的月亮跟八月十五一樣美。吉田兼好所著的隨筆集《徒然草》中說,八月十五日與九月十三日都屬於婁宿,是賞玩月色的良夜。從日本的氣候狀況來說,兩個賞月日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九月十三的晴天率比八月十五的晴天率要高,就是說,在日本,九月十三比八月十五更適宜賞月。九月十三的月亮被稱作“のちの月”(女名月)。

舊時日本人講究這兩個日子都要賞月,如果只看八月十五的月亮而不看九月十三的月亮,就是“片月見”,意思是只看一半月亮。在日本人的傳統信仰中,“片月見”是不吉利的,會引起不幸。

十三夜賞月是日本獨有的習俗,其發源時間還沒有確定的說法,一說是在宇多天皇時開始在宮中實行的,一說是從醍醐天皇時代(919年)的賞月宴會開始的。

十三夜與十五夜的習俗有所不同。十五夜重視供芋頭,並稱為“芋名月”。而農曆九月正是收穫豆子、栗子的時節,拜月的供品以豆子、栗子為主,祭月時將五顆栗子、五顆豆子和3個糰子放進黑色的盤子裡,因而十三夜也叫做“豆名月”“栗名月”。十三夜習俗的主題也是賞月、拜月和慶豐收。因八月十五隻是農作物的初收期,九月十三正是收穫期,所以九月十三慶豐收的色彩更重。[2]

現在日本有些地方很重視在八月十五去祖先墳地掃墓,差不多把這個日子當成了跟中國清明節一樣的節日。對他們來說,中秋節就是指九月十三。

[1] 目前在中國,關於中秋節產生時間的說法還不很一致。而日本文獻關於中秋節從中國傳入日本的時間可以驗證我們關於中秋節形成於唐朝的說法是正確的,而且由當時傳入日本的賞月習俗也可以驗證我們關於唐朝中秋習俗主要是賞月的結論。

[2] 以上關於日本中秋節的材料來自兩篇日文資料:滋賀《日本的神話、古代史與文化》和《”十三夜的小知識》。這兩篇文章是人民大學的日本留學生福永雪提供並翻譯的。上述內容也結合了我對福永雪等日本留學生的訪談所得資料。在此謹向福永雪同學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