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鄉鎮防汛抗旱工作檢查情況自查報告

根據昭區防汛指〔〕5號檔案要求,我鄉迅速召開黨政聯席會議,調整充實防汛抗旱指揮機構,落實防汛抗旱責任,成立防汛抗旱安全檢查小組,對轄區內的河道、水溝、集鎮防洪抗旱工程、設施、設備進行了全面檢查,現將檢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鄉地處區西北部,距離城區131公里,轄區面積53.4平方公里。全鄉轄6個行政村,110個村民小組,居住著漢、彝、苗三種民族3095戶12804人。鄉屬於資源性缺水及工程性缺水較突出的鄉鎮,耕地面積7693.2畝(人均不足0.7畝),灌溉面積4000餘畝,其中余畝靠跳墩河水庫灌溉,另外余畝靠二坪灌渠灌溉。

自9月以來,我鄉遭受嚴重乾旱。截止4月14日,全鄉110個村民小組受旱,小春農作物受旱已達3750畝,輕旱1480畝,重旱 1519畝,乾枯751畝;經濟作物:花椒輕旱2800畝,嚴重受旱4460畝,乾枯1300畝;核桃輕旱1800畝,嚴重受旱6100畝,枯死2100 畝;有戶,8417人、6387頭大小牲畜飲水困難;有872戶,3635人缺糧。全鄉因乾旱導致直接經濟損失約405.6萬元。乾旱將導致大春作物種植節令普遍推遲,預計全鄉有649畝水田、6500畝耕地將缺水無法栽種。

全鄉共有大小水池300餘件、水窖100餘口已乾枯,主要灌溉溝渠有2條(二坪溝渠和跳墩河水庫南乾渠),只有一條能通水。全鄉有84個村民小組已基本缺水,缺水人數達8417人,生活用水需到0.5~3公里內運輸的有74個村民小組6342人,需到3公里以外人背馬馱的有10個村小組2413人,缺水特別嚴重的有木廠村大竹林自然村、涼山村大箐自然村、水屯村川主廟自然村,涉及到13個村民小組353戶1404名民眾及1302頭(只)大小牲畜的飲水困難。

二、節水抗旱工作措施

針對當前持續的乾旱情況,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成立了抗大旱保民生促和諧工作領導組,由政府鄉長任組長,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分管領導、派出所所長任副組長,成員由相關站所負責人及各村支書組成,下設領導組辦公室在鄉水管站。鄉抗大旱保民生促和諧工作領導組負責指導開展全鄉各項抗大旱保民生促和諧的各項工作。具體措施如下:

(一)認真召開抗旱救災會議,抓好貫徹落實。首先,召開班子會議,認真傳達2月23日全省抗旱救災電視電話動員大會精神、2月25日區委三屆十四次全委會議精神及區紀委三屆五次全委會議精神,對省、市、區委、政府提出的抗旱工作會議精神及要求認法及成效

針對持續發展的嚴重旱情、旱災,縣防汛抗旱指揮部領導高度重視,在縣委、縣人民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安排部署下,從去年汛末以來,相繼啟動了三個階段的抗旱救災工作。

第一階段(10月20日至12月30日),全力做好庫塘蓄水挖潛增蓄和加快冬春水利建設工作。結合雨季提前結束、降雨嚴重偏少的實際情況,10月下旬,我縣在確保中、小型等蓄水工程安全運行的前提下,採取及時下閘蓄水、維修外流域引水渠等措施,不斷挖潛蓄水潛力,投入增蓄資金35萬元,經過100多天的努力,全縣庫塘蓄水量由9月中旬的5458萬m3增至12月底的6969萬m3,增加了1511萬m3,僅小河尾水庫和白格龍水庫就增蓄了58萬m3,超州防辦下達的蓄水任務969萬m3。為提高水利工程的抗旱能力,縣水務局和各鄉鎮黨委、政府加快了冬春水利建設和水利設施維護進度,確保了飲水和灌溉工程發揮最大效益。到12月30日止,新建了220口人飲小水窖和19件34.9km管引工程,修復了水毀水利工程122件,修復供水管道2.476km,完成了27件中型、小型水利工程的疏通歲修,為保水抗旱、服務生活用水和農業生產提供水利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