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貧困學生的自我評價

二 對理想自我的過高期望對現實自我的過低評價使貧困學生滋生強烈的挫敗感 對現實採取逃避的態度 把希望寄託於將來 理想的自我膨脹似乎可以讓貧困學生從現實的自我萎縮中解脫出來 心理得到平衡 然而事實上 對理想的過高期望又經常讓貧困學生陷入自責 產生更大的挫敗感在一些貧困學生為自己描繪的理想自我中 除了經濟困難的缺陷以外 自己在其他方面都是絕對優秀的 具有超人般的完美 他們意識到經濟困難是無法更改的現實狀態 因而在學習和社會工作等方面給自己施加過多的壓力 他們希望通過取得優異的學習成績來達到心理平衡 或者通過擔任學生幹部 以獲得其他同學的尊重由於得失心太重 結果往往事與願違 在學習上 貧困學生由於勤工儉學 很難全身心撲在學習上 不能獲得理想的學習成績 在社會工作方面 有些貧困學生由於自卑形成孤僻 偏激的心理特徵 導致人際交往中的失利 很難在崗位競選中取勝 即使如願當上學生幹部 也不能積極有效地開展工作有些貧困學生認定貧困僅僅是自己當前的狀態 一方面期待用最快的速度改變現有的生活狀態 甚至改變家庭的經濟狀況 不能正確處理學習和賺錢的矛盾 另一方面不能正視現在的貧窮和將來的富裕之間的時間差當手頭較為寬裕的時候 就大手大腳 等到身無分文的時候 又不知所措 由於自我定位過高 貧困學生很難承受挫折 一旦現實與理想不符 就可能產生過激行為貧困學生不能正確認識自己 評價自己 因而不能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識 形成健全的人格 影響自身的心理健康

自我評價偏差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貧困學生由於自我認識的偏差而不能客觀正確地看待自己 沒有看到自己的長處 不敢正視自己當前的現實 對現實自我的萎縮和對理想自我的膨脹或許能滿足他們短時間的心理平衡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 將會產生更大的心理失衡 嚴重影響其心理健康一 自我評價偏差引起情緒障礙人的自我認知和評價將引起情緒的變化 由於貧困學生只看到自己在經濟上的困窘 而沒有認識到自身的眾多優勢 產生過低的自我評價 認為自己各方面都不行 久而久之 就會形成一種自卑心理 對自己缺乏信心產生消極情緒體驗 生活中常常表現為情緒低落 心境悲觀 抑鬱寡歡 習慣於壓抑自己的真實情感來掩飾自己的弱點 從而導致焦慮 抑鬱 恐懼 暴躁 易怒等情緒障礙

二 自我評價偏差引起人際障礙貧困學生對現實自我的過低評價 使其產生自卑心理 自卑實際上是由自己看不起自己推導出他人看不起自己 由於自卑 他們在交往中常常表現為拘謹 害羞 膽怯 緊張 不敢主動交往甚至躲避和恐懼交往 影響正常人際關係的建立 貧困學生為自己描繪的完美的理想自我 使他們傲氣十足 缺乏謙讓和虛心 在交往中誇誇其談 炫耀自己 藐視他人 同樣使大家對他們敬而遠之 導致人際障礙三 自我評價偏差引起適應障礙由於沒有正確地認識自我 並擬定合理的目標 貧困學生很難適應大學的學習和生活 不知道自己的優勢 潛能得不到挖掘 不知道自己的缺陷 盲目地隨波逐流 胡亂攀比 不知道有些不足可以改進 沒有想方設法加以彌補 力求完美 不知道有些缺點難以改變 永遠生活在不安和不滿之中 貧困新生進入學校以後 由於不能克服自我評價偏差 正確認識自我和客觀現實 熱情和興奮的情緒馬上冷卻 剩下的是失落 痛苦 惆悵 孤獨和苦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