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主任醫師自我評價

副主任醫師自我評價篇三

我於1984年7月畢業於xx醫學專科學校臨床醫學(3年制),分配到xxx廠(後改名為xxx股份有限公司)職工醫院,因單位工作安排於1991.06—1991.12xxx市第一人民醫院在進修內科半年,1995年3月—1996年2月在xxx醫院進修內科1年,又於20xx年12月—20xx年06月在xx市第二人民醫院進修心血管內科6個月,一直在基層醫療機構從事普通內科診療工作的30餘年中,虛心求教,發奮學習,不斷臨床總結經驗教訓,立志成才,創新開拓,努力爭當一名能給患者解除病痛的好醫生而不懈工作。30年來,救治患者25萬餘人,平均每年到患者家中出診訪視巡診100人次以上。

從學校畢業後,我工作的xxx廠職工醫院當時只有28人,是一所小而全的綜合醫院,主要以門診兼管住院的方式,實際上以內科病人為主,設有外科、中醫科、五官科、口腔科、婦產科。我剛畢業,在每一個科室都工作了4個月,在藥房、藥庫也分別工作了2個月,奠定了基層“全科”醫生的“基礎”於1986年3月固定在內科工作,從此開始正式從事內科臨床。那時,我努力工作,思想積極向上,紮實基礎,不斷重溫學習理論,努力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很快適應了醫院的臨床工作,對基層醫院的常見病、多發病有了一定了解和掌握,並積累了一些獨特的經驗,受到了領導和同事的好評,於1988年職稱解凍後第一批次被評為內科醫師,1988年10月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1991年6月,我受醫院的委派到xxx醫院進修內科,通過半年的住院醫師的培訓學習,收穫頗豐,是自己的醫學理論和實踐經驗都有了一個飛躍,規範地掌握了多數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也了解了部分疑難、危重病的搶救治療,對自己1992年晉升內科主治醫師起到了重要作用。晉升主治醫師以後,我繼續努力工作,進一步規範自己的診療行為,積極探索新理論、新方法在基層醫院的套用,開始促成醫院購買心電

圖儀,並開始在心電圖監測下對有適應症的病人使用去乙醯毛花苷注射液稀釋後靜脈推注治療急性房顫30例,並取得了較好的療效,也得到了很多臨床資料。同時也試著選擇部分患者用三磷酸腺苷二鈉快速推注治療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32例,同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面對基層發病率很高的頭昏和眩暈患者,我於1996年7月開始使用2%利多卡因注射液靜脈注射+綜合治療的方法治療了近300例患者,使患者症狀明顯改善,比傳統治療在症狀改善的時間、程度上都有了較大提高,並在公司科協論文評比中得到了一等獎,受到了醫院和公司的讚賞,推薦我當選為當年度xx市科協先進工作者。由於我在公司醫院的出色表現和個人的努力,1998年4月我順利晉升為內科副主任醫師。接著我在醫院開始了用2年的時間推廣套用單劑治療單純性尿路感染116例,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時規範了醫院當時對尿路感染的認識和治療。由於我院是廠礦醫院,當時對於急危重病人都不敢觸碰,發現此類病人就轉院。20xx年我在醫院開始使用“綜合治療的方法治療小面積心肌梗塞”,用了1年多的時間,取得了良好效果,解決了醫院對於“心肌梗塞”談虎色變的心理行為表現。後來,我對於一些診斷明確、醫院有能力診治的危急重病例如非急診冠心病、高熱驚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腔隙性腦梗塞、支氣管哮喘、少量上消化道出血、腎病綜合徵等病人開始留院觀察治療,開始改變醫院內不敢收治危重急病人的狀況,使部分患者可以不轉院就能在廠內得到治療,打破了先例,並帶領部分年輕醫師走出基層缺醫少藥的困局,開始更新知識,遵守執業醫師法,進一步規範醫療行為,衝破傳統觀念,送醫送藥進家門,進行家庭門診和家庭隨訪,並親自送醫送藥到患者家,得到了患者和單位的高度讚譽。

20xx年11月,我所在的公司開始改制並將職工醫院改組成股份合作制門診部。由於企業位於一個鄉鎮邊緣上,周圍是農村,離鎮上最近的醫院有一公里距離,為了顧全大局,我和原有的廠礦醫院的同事一起在公司改制領導小組的支持

下,將原職工醫院改制為xxx門診部,開始著手門診部的建立並維持其正常運轉,為維護公司改制這個大局做出了積極努力。後來,在這一改制後的內江恆康門診部,我同樣一乾就是五年。這五年,我積極帶領門診部一班人,積極為原企業改制後的職工服務,艱難地維持門診部開展正常門診診療工作,在盡心盡力地開展醫療服務工作的同時,著手尋求門診部的出路,終究等到了建立社區衛生服務站、依託xxx中心衛生院院本部而成立的xx分院的那一天。

經過當地黨和政府、衛生主管局和xx衛生院領導的共同努力,20xx年1月26日門診部併入xxx中心衛生院,我負責分院的工作,帶領分院的職工開始了在新的單位工作。新成立的峨柴分院主要從事社區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特別是對慢性病、多發病病員服務。20xx年6月,我們根據糖尿病診療指南,開始對社區非胰島素治療效果不佳或者有併發症,有使用胰島素適應症的糖尿病病人進行胰島素的規範治療,採取先由醫院對這一類患者進行大約為期2周的系統糖尿病教育,並開始評估,進行胰島素治療,至20xx年8月我們對116例社區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了比較完整的治療,改變了當時社區糖尿病患者的認識和治療觀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產生了積極影響。

xx分院所在的峨柴社區和周邊農村有十多例在上級醫院診斷明確的擴張型心肌病的病人,就診治療均要去市裡面的大醫院,十分不便。為此,我帶領醫院內科醫師系統學習“擴心病”知識,於20xx年2月對這些病人進行家訪,並接受這十幾例患者在我院就診隨訪,我們採用綜合治療和隨訪觀察的方式,對他們進行觀察治療,取得了令他們滿意的效果,至20xx年6月我們治療了社區和周邊農村16例擴張型心肌病的患者,也使醫院參與治療的內科醫師得到了很大提高。

20xx年,我們在胰島素治療的病例中,發現近20例胰島素抵抗的患者,我們在查閱資料和複習有關資料的同時,開始胰島素抵抗的防治,通過加強糖尿病

病人的生活方式管理、增加胰島素增敏劑、改變胰島素製劑和改變注射部位、方式等,至20xx年8月,我主持了23例胰島素抵抗患者的治療,80%的患者取得了良好效果。

20xx年6月,由於工作需要,我擔任xxx中心衛生院業務副院長併兼峨柴分院主任。我主持了重症老年支氣管哮喘病人的綜合治療,通過對這一類患者進行分析評估,以補液、調節電解質平衡、糾正低氧血症、緩解患者氣道梗阻、預防病情惡化,適時呼吸機輔助通氣、適當選擇藥物等治療,取得了良好效果,積累了很多寶貴的經驗,結合患者隨訪管理的方式,促進了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的實施。例如典型病例如饒文錢[病案號10254-20xx],男,61歲。因反覆咳嗽、氣喘、心累20餘哮喘病史二十餘年入院。住院期間檢查合併2型糖尿病。該患者屬於我院長期管理的社區病人,門診病史表明其哮喘急性發作或加重時病情嚴重,急救時對茶鹼類或B-受體激動劑類藥物均不敏感,只能使用首次0.5毫克,以後每隔3-5分鐘多次0.3毫克小劑量腎上腺素皮下注射進行急救,緩解后綜合治療。該患者來院時在門診已經做了急救處理,住院期間患者病情基本穩定,經過抗炎、平喘、抗感染的綜合治療後病情改善出院。出院後在我院門診隨訪4年余病情穩定,情況良好。

20xx年5月,結合我們基層醫院的實際,我主持了中西藥結合治療胃潰瘍的療效觀察工作,通過對照比較的方法,對胃鏡檢查確診的病例結合基層醫院的實際情況,在西藥治療的基層上採用中藥組方(我們稱為“螵茯烏沙湯”)治療,取得了良好效果,通過統計分析,與對照組有明顯的統計學意義。促進了中藥科參與醫師的治療觀念轉變,使他們也了解了臨床對比統計的方法。

20xx年2月,根據《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xx) 》,主持我們有條件的診治、隨訪的H型高血壓隨訪觀察項目,採用馬來酸依那普利葉酸片治療、隨訪觀察大約3年時間,並就降低腦卒中發生率進行效果分析,目前我們已經收集

14例在治病例,雖然還沒有明顯成果,但積累了一定經驗,相信會給我院帶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在擔任業務院長後,我還在醫院分管工作中,積極推行醫院標準化建設,加強醫院醫療質量管理,促進醫院信息化建設,加速基層醫院的藥事管理和臨床藥物治療學管理,積極加強病案管理,加強醫療文書的規範化建設。近4年來,首先是我院運用電腦列印病歷和門診電子處方,大大提高了書寫質量,改變了以往書寫字跡潦草,書寫不規範的現象,規範開展病案評估管理,使我院的病歷質量有了極大的提高,在同級鄉鎮衛生院中名列前茅。其次,是整頓醫院的藥事管理,從抗菌藥物專項整治著手,參照二級以上醫院的標準制定我院的抗菌藥物專項整治方案,落實責任書,規範抗菌藥物的臨床套用,加強檢查考核,是我院住院病人抗菌藥物使用頻率從原來的98%下降到了現在的62.5%,門診抗菌藥物使用率從原來的60%下降到了21.8%,雖然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但離二級醫院的標準已經不遠了。同時,我帶頭學習藥事管理的有關規定,促進臨床合理用藥,堅持按照說明書用藥、對症下藥、尊重個體差異用藥原則,開展詳細的處方點評制度,制定中成藥使用原則,促進了我院臨床合理用藥水平的極大提高。

總之,在醫療業務工作中,我積極向上,努力工作,加強溝通,得到了患者、同事、領導、主管部門的好評。我將一如既往,加強學習,更新知識,培養新生力量,為醫院乃至醫療衛生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