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科所工作的自我總結

2.項目階段進展情況:

水稻育種研究:

(1)“株兩優290、株25s/lw290、c兩優267、株25s/lw267”四個兩系組合參加了湖南省水稻區試預試,表現產量高、米質優、抗性強,其中“c兩優267”比對照增產5.3%,居晚稻遲熟組第二位,株25s/lw290比對照增產7.8%,居晚稻中熟組第四位,有望參加XX年省區試。

(2)三系新組合“冠a/868”、“金優52”、“和a/yl98” 參加了湖南省水稻區試預試,表現較好,其中“和a/yl98”有望參加XX年省區試。三系不育系“和a”已基本定型,計畫明年進行鑑定。

(3)“陸兩優267”今年在婁星區、雙峰、漣源、冷江、新化五縣市進行350畝示範,表現豐產性好、抗逆性較強、適應性廣等特點,明年將在全省推廣。

經濟作物研究:

(1)在西瓜研究方面,對相關材料進行了加代,同時對有關材料進行了配組。套用黃小玉、小玉九號以及自已選育的禮品瓜新品種進行了立體栽培試驗對比。甜瓜研究方面除了對相關材料加代,對“婁甜1號”進行了多點推廣示範,在各地表現良好。

(2)果樹設施栽培技術研究方面,今年重點抓好了實驗樹油桃的培育,目前樹形適宜、長勢良好,為明年的試驗做好了準備。

中藥材研究:

(1)玉竹組培技術已獲初步成功,正準備進行田間栽培試驗;

(2)已開發了玉竹袋泡茶(申請號XX10043316.8)、玉竹口含片(申請號XX10043317.2)等2個國家發明專利產品;

(3)制訂了“煲湯料(q/tabg002-XX)”和“代用茶(q/tabg003-XX)”兩個產品企業標準。

(4)在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和中南大學進行了五加皮品種的遺傳資源鑑定和攻效評價研究試驗;在本校化學系進行了五加皮提取條件與技術研究。

(5)中藥材年內獲取國家科技部“星火計畫”項目、科技人員服務企業行動項目,湖南省科技成果產業化培育項目、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一般項目,湖南省教育廳大學生研究性學習和創新性實驗計畫項目。

植物保護研究:

(1)柏連陽教授主持的“前胡誘導水稻抗稻瘟病活性成分作用機理及結構最佳化”申請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2)柏連陽教授主持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麻類作物植物保護崗位科學家”項目已在婁底市三元地區設立了試驗田,定期進行亞麻和雜草生長情況調查。

(3)柏連陽教授主持的長沙市科技計畫重點項目“新型有機磷農藥納米降解劑的研究與套用”,7-9月份,在長沙進行了納米材料配方以及光源的篩選、材料對目標害蟲的室內毒力測定,正在進行納米材料對有機磷農藥的光催化降解研究。

(4)主持並完成了省級科技計畫項目《種糧大戶植保新技術培訓及高效低毒農藥示範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