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科所工作的自我總結

三、科技成果轉化推廣有新亮點

我所育成的 “陸兩優267”,是我市第一個通過湖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湘審稻XX044)的兩系雜交晚稻新組合,XX年3月以入門費10萬元、以後以銷售每公斤種子0.4元的價格與亞華種業有限公司簽訂合作開發協定。今年在婁底市各縣、市及婁星區示範推廣500畝, XX年10月12日在現場觀摩會上,得到與會領導、專家高度評價,認為該組合表現出抗性好、秧齡彈性大、結實率高、粒子大、豐產性好、米質優等特性。適宜在湖南省稻瘟病輕發區作雙季晚稻栽培。會上市科技局、市農開辦表示積極支持該品種在婁底市及湖南省的立項推廣工作。亞華種業公司湖南片大區經理張總表示亞華將在XX年在湖南大面積推廣該品種。創新科技成果轉化模式,成功實現科技成果轉化。

四、科技服務地方經濟有新突破

1、今年我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指示,專門安排2名科技人員擔任市科技特派員,到雙峰和婁星區石井鄉環江村專項開展送科技下鄉活動。總計培訓水稻、水果種植大戶600人次,示範推廣高效低毒農藥40萬畝,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年內我所與雙峰縣鄧氏生態玉竹發展有限公司、冷水江市富康油茶種植開發公司等企業分別簽訂了科技項目合作協定,建立產學研合作基地,著力開展科技為地方經濟服務。

3、協助鄧氏生態玉竹發展有限公司成功申請了國家商務部中小企業資金項目(經費15.5萬元)和國家科技部科技人員服務企業行動備選項目(經費50萬元)。

五、其他工作有新進展

1、定期召開全所幹部職工大會加強政治理論和業務學習,提高政治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

2、定期召開科技人員大會,匯報科研進展情況,研究解決科研實踐中的問題。根據學院有關科研管理規定與辦法,針對我所科研工作的實際,制定了切實可行的科研管理細則,使科研管理更加規範有序。

3、做好宣傳報導工作,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全年在婁底綜合頻道、婁底日報,學院電視台、網站、校報12次報導我所的發展動態及取得的科研成就。校園網上有2月20日《姜正國同志到農科所現場辦公》、4月17日《堅持突出實踐特色全力推進科技下鄉工作》、6月30日《我小科技活動小分隊到雙峰甘棠開展科技服務活動》、9月24日《柏連陽院長深入農科所視察水稻育種科研工作》、10月16日《我校農科所舉辦雜交水稻新組合“陸兩優267”現場觀摩會》等報導;婁底日報有4月7日《市農科所和“亞華”合作開發雜交水稻新品種》、10月17日《市農科所—雜交晚稻新品種試驗成功》等報導。

4、做好住房補貼、工會活動、檔案管理、協調等工作。

XX年我所在黨的建設、科研項目實施、科技成果轉化、科技服務等方面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離學院的要求及與兄弟單位相比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如沒有固定的科研基地、科研設施落後、科技人員知識老化等,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所將發揚長處,克服不足,以“莫道今年春將盡,明年春色倍還人”的信心,開創農科所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