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創新理念融入作文評語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它是作文指導效果的檢驗,也是作文指導的繼續與深化。寫評語是作文批改必不可少的步驟。就寫評語本身來說,勞心勞力,這是眾所周知的。正因如此,我們才更要認真研究寫評語的藝術,以期事半功倍,勞有所得。更可以在正確引導下,發動學生互寫評語。根據與學生們相互配合的實踐,我對作文評語的寫法有如下體會:

一、 正面引導,積極鼓勵。

教育家葉聖陶說:“批改不是挑剔,要多鼓勵,多指出優點……。”一般說來,學生看到好的作文評語時,寫作積極性就低落。因此,作文評語應尊重學生的勞動,熱情地予以鼓勵引導。對優秀習作如此,對水平差的作文更應如此,善於發現其長處,哪怕是些微小的進步,如字寫得較清楚、工整,正確使用標點等,就應該滿腔熱情給予鼓勵,使其產生與批改者同向的積極的心理效應。在評語中切忌出現諷刺,挖苦的字眼,以免損傷其積極性和自尊心。例如,有位同學在某篇作文中,由於審題不夠深刻,致使文章離題,這樣的文章本來是一篇失敗的寫作,但是,如果寫“下筆千言,離題萬里,此文一無是處”等評語,就會嚴重挫傷其積極性。於是,我從他的文章中看到他書寫較為認真,標點使用正確,就把這一小優點指出來,然後再說,“是否再從審題立意上去考慮。”那么這個評語的意思對師生雙方不言而喻,學生也會愉快地接受。

二、 旁敲側擊,啟發誘導

學生作文是習作,很難一次達到訓練要求,要有反覆實踐的過程,因而作文中出現一些不合要求的現象是正常的。那么評語中對學生作文中出現的某些偏差需要重新啟發他們的思路,切忌將解決的途徑和較好的辦法泛泛指出來。這樣越俎代皰,使學生失去思考的餘地,扼制了求異的創造性思維的發展。那么評語中生硬的“應該怎樣”的字樣,將會使學生的思維機械地檢套在老師的思路上,我認為,採用啟發式的暗示和提示,給作者留有思考的餘地,讓作者自己去修改,構思會更好。例如有位同學在一篇議論文《做“老實人”吃虧嗎?》中,他認為“老實人”是吃虧的。文中列舉了現實社會中的種種現象,譬如“關係網中”的人,生活人際交往中能說會道的人等,本來這種理解只是看到表面現象,沒有深入理解事物實質,缺乏代表性,並且對“老實人”的概念沒有全面把握,但這種理解是學生的一種逆向思維,又不能給他以斷然的否定,我在評語中給他提了一個問題:在你的生活中,是否喜歡和“老實”的同學交往呢?問題的答案不言而喻,他會從另一個角度去思考,並對這一問題有了較全面認識。

三、 有的放矢,突出重點。

一篇文章訓練時雖然有整體要求,但對每次作文的批改應有側重點。要抓重點,有的放矢,力戒面面俱到,泛泛批改,只要某篇文章在某一方面有獨到之處,就著重評這可取之處。如果某篇文章作文的癥結在結構,那么就以結構為突破口,啟發,誘導學生認識並抓住癥結所在,從而找出解決辦法。這樣,這種側重性的評語可以使學生看到勞動的成果,享受到勞動帶來的歡悅,可以使學生某一個方面有深刻的體驗和長足的進步,以致終身受益。

四、 交流感情,語氣委婉。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互析。”修改文章,就是為了使文章更完美。教師的評語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要有感情的交流。在打評語時,教師不妨把自己擺進學生的作文中去,採用談話式的做法,也不妨流露出批改者的喜怒哀樂。看到某篇文章出現某些明顯錯誤,不採取替其修改,刪減的方法,而採取與其商量是否妥貼,精當的交心方式,例如有位同學寫《珍貴的禮物》時,寫她的爺爺如何好,如何愛她,還送她一個精美的文具盒。但是她對所愛的爺爺的感情發展描寫不夠,那么在眉批上這樣寫:這裡是否考慮加一段你和爺爺感情發展語句,這樣後文的感情才有基礎。尾批則寫:“你的爺爺真好,願您珍惜這份禮物,並以此為動力,在學習上更上一層樓。”這個同學看到批語後,立即補寫了一番,豐富了文章內容,這種委婉的,商量性的語氣,讓作者感到寫文章的神聖感,自豪感和信任感,以後的文章寫作修改中,自己會斟酌利弊,權衡得失,為其改正錯誤和今後作文創造了良好的心理機制。

五、 加強檢查,再次促進。

作文發下去後,學生的水平究竟有沒有提高,這需要及時注意信息反饋。在下次寫作作前,一定要注意學生的修改情況。一般來說,寫錯的字,教師都會在原文中劃上方框,要看一看學生改正了沒有,改對了沒有。另外要注意的是:針對教師評語提出的意見,學生是否做出了相應的修改,修改符合要求沒有,修改有多大進步。進步大的,可以在評語上面再加評語,以資鼓勵。

一篇作文後面恰當的評語可以達到成為學生作文動力的目的,發揮評語應有的作用。因此,寫評語也要融入創新理念,大有認真研究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