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十八 占家財狠婿妒侄 廷親脈孝女藏兒


正說間,只見引孫來墳頭收拾鐵鍬,看見伯父伯娘便拜。此時媽媽不比平日,覺得親熱了好些,問道:“你來此做甚么?”引孫道:“侄兒特來上墳添土來。”媽媽對員外道:“親的則是親,引孫也來上過墳,添過土了。他們還不見到。”員外故意惱引孫道:“你為甚上不挑了春盛擔子,齊齊整整上墳?卻如此草率!”引孫道:“侄兒無錢,只乞化得三杯酒,一塊紙,略表表做子孫的心。”員外道:“媽媽,你聽說么?那有春盛擔子的,為不是子孫,這時還不來哩。”媽媽也老大不過意。員外又問引孫道:“你看那邊鴉飛不過的莊宅,石羊石虎的墳頭,怎不去?到俺這裡做甚么?”媽媽道:“那邊的墳,知他是那家?他是劉家子孫,怎不到俺劉家墳上來?”員外道:“媽媽,你才曉得引孫是劉家子孫。你先前可不說姐姐、姐夫是子孫么?”媽媽道:“我起初是錯見了,從今以後,侄兒只在我家裡住。你是我一家之人,你休記著前日的不是。”引孫道:“這個,侄兒怎敢?”媽媽道:“吃的穿的,我多照管你便了。”員外叫引孫拜謝了媽媽。引孫拜下去道:“全仗伯娘看劉氏一脈,照管孩兒則個。”媽媽簌簌的掉下淚來。
正傷感處,張郎與女兒來了。員外與媽媽,問其來遲之故,張郎道:“先到寒家墳上,完了事,才到這裡來,所以遲了。”媽媽道:“怎不先來上俺家的墳?要俺老兩口兒等這半日?”張郎道:“我是張家子孫,禮上須先完張家的事。”媽媽道:“姐姐呢?”張郎道:“姐姐也是張家媳婦。”媽媽見這幾句話,恰恰對著適間所言的,氣得目睜口呆,變了色道:“你既是張家的兒子媳婦,怎生掌把著劉家的家私?”劈手就女兒處,把那放鑰匙的匣兒奪將過來,道:“已後張自張,劉自劉!”徑把匣兒交與引孫了,道:“今後只是俺劉家人當家!”此時連劉員外也不料媽媽如此決斷,那張郎與引姐平日護他慣了的,一發不知在那裡說起,老大的沒趣,心裡道:“怎么連媽媽也變了卦?”竟不知媽媽已被員外勸化得明明白白的了。張郎還指點叫擺祭物,員外、媽媽大怒道:“我劉家祖宗,不吃你張家殘食,改日另祭。”各不喜歡而散。
張郎與引姐回到家來,好生埋怨道:“誰匡先上了自家墳,討得這番發惱不打緊,連家私也奪去與引孫掌把了。這如何氣得過?卻又是媽媽做主的,一發作怪。”引姐道:“爹媽認道只有引孫一個是劉家親人,所以如此。當初你待要暗算小梅,他有些知覺,豫先走了。若留得他在時,生下個兄弟,須不讓那引孫做天氣。況且自己兄弟,還情願的;讓與引孫,實是氣不乾。”張郎道:“平日又與他冤家對頭,如今他當了家,我們倒要在他喉下取氣了。怎么好?還不如再求媽媽則個。”引姐道:“是媽媽主的意,如何求得轉?我有道理,只叫引孫一樣當不成家罷了。”張郎問道:“計將安出?”引姐只不肯說,但道是:“做出便見,不必細問!”
明日,劉員外做個東道,請著鄰里人把家私交與引孫掌把。媽媽也是心安意肯的了。引姐曉得這個訊息,道是張郎沒趣,打發出外去了。自己著人悄悄東莊姑娘處說了,接了小梅家來。元來小梅在東莊分娩,生下一個兒子,已是三歲了。引姐私下寄衣寄食去看覷他母子,只不把家裡知道。惟恐張郎曉得,生出別樣毒害來,還要等他再長成些,才與父母說破。而今因為氣不過引孫做財主,只得去接了他母子來家。
次日來對劉員外道:“爹爹不認女婿做兒子罷,怎么連女兒也不認了?”員外道:“怎么不認?只是不如引孫親些。”引姐道:“女兒是親生,怎么倒不如他親?”員外道:“你須是張家人了,他須是劉家親人。”引姐道:“便做道是‘親’,未必就該是他掌把家私!”員外道:“除非再有親似他的,才奪得他。那裡還有?”引姐笑道:“只怕有也不見得。”劉員外與媽螞也只道女兒忿氣說這些話,不在心上。只見女兒走去,叫小梅領了兒子到堂前,對爹媽說道:“這可不是親似引孫的來了?”員外,媽媽見是小梅,大驚道:“你在那裡來?可不道逃走了?”小梅道:“誰逃走?須守著孩兒哩。”員外道:“誰是孩兒?”小梅指著兒子道:“這個不是?”員外又驚又喜道:“這個就是你所生的孩兒?一向怎么說?敢是夢裡么?”小梅道:“只問姑娘,便見明白。”員外與媽媽道:“姐姐,快說些個。”引姐道:“父親不知,聽女兒從頭細說一遍。當初小梅姨姨有半年身孕,張郎使嫉妒心腸,要所算小梅。女兒想來,父親有許大年紀,若所算了小梅便是絕了父親之嗣。是女兒與小梅商量,將來寄在東莊姑姑家中分娩,得了這個孩兒。這三年,只在東莊姑姑處撫養。身衣口食多是你女兒照管他的。還指望再長成些,方才說破。今見父親認道只有引孫是親人,故此請了他來家。須不比女兒,可不比引孫還親些么?”小梅也道:“其實虧了姑娘,若當日不如此周全,怎保得今日有這個孩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