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列國志》第三十三回 宋公伐齊納子昭 楚人伏兵劫盟主


襄公本心急於欲得諸侯,遂不聽目夷之言,使邾文公執
?子殺而烹之,以祭睢水之神。遣人召東夷君長,俱來睢水
會祀。東夷素不習宋公之政,莫有至者。滕子嬰齊大驚,使
人以重賂求釋,乃解嬰齊之囚。曹大夫僖負羈謂曹共公襄曰:
“宋躁而虐,事必無成,不如歸也。”共公辭歸,遂不具地主
之禮。襄公怒,使人責之曰:“古者國君相見,有脯資餼牢

以修賓主之好。寡君逗留於君之境上,非一日矣。三軍之眾,
尚未知主人之所屬。願君圖

之!”僖負羈對曰:“夫授館致
餼,朝聘之常禮也。今君以公事涉於南鄙,寡人亟於奔命,未
及他圖。今君責以主人之禮,寡君愧甚,惟君恕之!”曹共公
遂歸。襄公大怒,傳令移兵伐曹。公子目夷又諫曰: “昔齊桓
公會盟之跡,遍於列國。厚往薄來,不責其施,不誅其不及。
所以寬人之力,而恤人之情也。曹之缺禮,於君無損,何必
用兵?”襄公不聽,使公子盪將兵車三百乘,伐曹圍其城。僖
負羈隨方設備,與公子盪相持三月,盪不能取勝。是時,鄭
文公首先朝楚,約魯、齊、陳、蔡四國之君,與楚成王為盟
於齊境。宋襄公聞之大驚。一來恐齊、魯兩國之中,或有倡
伯者,宋不能與爭;二來又恐公子盪攻曹失利,挫了銳氣,貽
笑於諸侯,乃召盪歸。曹共公亦恐宋師再至,遣人至宋謝罪。
自此宋、曹相睦如初。
再說宋襄公一心求伯,見小國諸侯,紛紛不服,大國反
遠與楚盟,心中憤急,與公子盪商議。公子盪進曰:“當今大
國,無過齊、楚。齊雖伯主之後,然紛爭方定,國勢未張。楚
僭王號,乍通中國,諸侯所畏。君誠不惜卑詞厚幣,以求諸
侯於楚,楚必許之。借楚力以聚諸侯,復借諸侯以壓楚,此
一時權宜之計也。”公子目夷又諫曰:“楚有諸侯,安肯與我?
我求諸侯於楚,楚安肯下我?恐爭端從此開矣!”襄公不以為
然。即命公子盪以厚賂如楚,求見楚成王。成王問其來意,許
以明年之春,相會於鹿上之地。公子盪歸報襄公,襄公曰:
“鹿上齊地,不可不聞之齊侯。”復遣公子盪如齊修聘,述楚
王期會之事。齊孝公亦許之。時宋襄公之十一年,乃周襄王
之十二年也。
次年春正月,宋襄公先至鹿上,築盟壇以待齊楚之君。二
月初旬,齊孝公始至。襄公自負有納孝公之功,相見之間,頗
有德色。孝公感宋之德,亦頗盡地主之禮。又二十餘日,楚
成王方到。宋、齊二君接見之間,以爵為序。楚雖僭王號,實
是子爵。宋公為首,齊侯次之,楚子又次之。這是宋襄公定
的位次。至期,共登鹿上之壇,襄公毅然以主盟自居,先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