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列國志》第三十三回 宋公伐齊納子昭 楚人伏兵劫盟主


牛耳,並不謙讓。楚成王心中不悅,勉強受歃。
襄公拱手言曰:“茲父忝先代之後,作賓王家,不自揣德
薄力微,竊欲修舉盟會之政。恐人心不肅,欲借重二君之餘
威,以合諸侯於敝邑之盂地,以秋八月為期。若君不棄,倡
率諸侯,徼惠於盟,寡人願世敦兄弟之好。自殷先王以下,鹹
拜君之賜,豈獨寡人乎?”齊孝公拱手以讓楚成王,成王亦拱
手以讓孝公。二君互相推讓,良久不決。襄公曰:“二君若不
棄寡人,請同署之。”乃出征會之牘,不送齊侯,卻先送楚成
王求署。孝公心中亦懷怏怏。楚成王舉目觀覽,牘中敘合諸
侯修會盟之意,效齊桓公衣裳之會,不以兵車。牘尾宋 公先
已署名。楚成王暗暗含笑,謂襄公曰:“諸侯君自能致,何必
寡人?”襄公曰:“鄭許久在君之宇下,而陳、蔡近者復受盟
於齊,非乞君之靈,懼有異同。寡人是以借重於上國。”楚成
王曰:“然則齊君當署,次及寡人可也。”孝公曰:“寡人於宋,
猶宇下也,所難致者,上國之威令耳。”楚王笑而署名,以筆
授孝公。孝公曰:“有楚不必有齊。寡人流離萬死之餘,幸社
稷不隕,得從末歃為榮,何足重輕,而褻此簡牘為耶?”堅不
肯署。論齊孝公心事,卻是怪宋襄公先送楚王求署,識透他
重楚輕齊,所以不署。宋襄公自負有恩於齊,卻認孝公是衷
腸之語,遂收牘而藏之。三君於鹿上又敘數日,丁寧而別。髯
仙有詩嘆曰:
諸侯原自屬中華,何用紛紛乞楚家?
錯認同根成一樹,誰知各自有丫叉?
楚成王既歸,述其事於令尹子文。子文曰:“宋君狂甚!
吾王何以征會許之?”楚王笑曰:“寡人慾主中華之政久矣,恨
不得其便耳。今宋公倡衣裳之會,寡人因之以合諸侯,不亦
可乎?”大夫成得臣進曰:“宋公為人好名而無實,輕信而寡
謀,若伏甲以劫之,其人可虜也。”楚王曰:“寡人意正如此。”
子文曰:“許人以會而復劫之,人謂楚無信矣,何以服諸侯?”
得臣曰:“宋喜於主盟,必有傲諸侯之心。諸侯未習宋政,莫
之與也。劫之以示威,劫而釋之,又可以示德。諸侯恥宋之
無能,不歸楚,將誰歸乎?夫拘小信而喪大功,非策也。”子
文奏曰:“子玉之計,非臣所及。”楚王乃使成得臣、斗勃二
人為將,各選勇士五百人,操演聽令,預定劫盟之計。不必
詳說,下文便見。
且說宋襄公歸自鹿上,欣然有喜色,謂公子目夷曰:“楚
已許我諸侯矣。”目夷諫曰:“楚,蠻夷也,其心不測。君得
其口,未得其心。臣恐君之見欺也。”襄公曰:“子魚太多心
了。寡人以忠信待人,人其忍欺寡人哉?”遂不聽目夷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