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列國志》第四十二回 周襄王河陽受覲 衛元咺公館對獄


請厲兵秣馬,以待君命。”狐偃曰:“不然。伯主所以行乎諸
侯者,莫不挾天子之威。今天子下勞,而君之覲禮未修,我
實有缺,何以服人?為君計,莫若以朝王為名,號召諸侯,視
其不至者,以天子之命臨之。朝王,大禮也。討慢王之罪,大
名也。行大禮而舉大名,又大業也。君其圖之!”趙衰曰:
“子犯之言甚善。然以臣愚見,恐入朝之舉,未必遂也。”文
公曰:“何為不遂?”趙衰曰:“朝覲之禮,不行久矣。以晉之
強,五合六聚,以臨京師,所過之地,誰不震驚?臣懼天子
之疑君而謝君也。謝而不受,君之威褻 ②
矣。莫若致王於溫,
而率諸侯以見之。君臣無猜,其便一也。諸侯不勞,其便二
也。溫有叔帶之新宮,不煩造作,其便三也。”文公曰:“王
可致乎?”趙衰曰:“王喜於親晉,而樂於受朝,何為不可?臣
請為君使於周,而商入朝之事,度天子之計,亦必出此。”
文公大悅,乃命趙衰如周,謁見周襄王,稽首再拜,奏
言:“寡君重耳,感天王下勞錫命之恩,欲率諸侯至京師,修
朝覲之禮,伏乞聖鑒!”襄王癐然。命趙衰就使館安歇。即召
王子虎計議,言:“晉侯擁眾入朝,其心不測,何以辭之?”子
虎對曰:“臣請面見晉使而探其意,可辭則辭。”子虎辭了襄
王,到館驛見了趙衰,敘起入朝之事。子虎曰:“晉侯倡率諸
姬,尊獎天子,舉累朝廢墜之曠典,誠王室之大幸也!但列
國鱗集,行李充塞,車徒眾盛,士民目未經見,妄加猜度,訛
言易起,或相譏訕,反負晉侯一片忠愛之意,不如已

之。”
趙衰曰:“寡君思見天子,實出至誠。下臣行日,已傳檄各國,
相會於溫邑取齊。若廢而不舉,是以王事為戲也。下臣不敢
復命。”子虎曰:“然則奈何?”趙衰曰:“下臣有策於此,但
不敢言耳。”子虎曰:“子余有何良策?敢不如命!”趙衰曰:
“古者,天子有時巡之典,省方觀民。況溫亦畿內故地也。天
子若以巡狩

為名,駕臨河陽,寡君因率諸侯以展覲。上不
失王室尊嚴之體,下不負寡君忠敬之誠。未知可否?”子虎曰:
“子余之策,誠為兩便。虎即當轉達天子。”子虎入朝,述其
語於襄王。襄王大喜。約於冬十月之吉,駕幸河陽。趙衰回
復晉侯。晉文公以朝王之舉,播告諸侯,俱約冬十月朔,於
溫地取齊。
至期,齊昭公潘,宋成公王臣,魯僖公申,蔡莊公甲午,
秦穆公任好,鄭文公捷,陸續俱到。秦穆公言: “前此踐土之
會,因憚路遠後期,是以不果。今番願從諸侯之後。”晉文公
稱謝。時陳穆公款新卒,子共公朔新立,畏晉之威,墨衰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