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列國志》第四十二回 周襄王河陽受覲 衛元咺公館對獄


枉殺比干,武王伐之。湯與武王,並為桀、紂之臣子,目擊
忠良受枉,遂興義旅,誅其君而吊其民。況太叔同氣,又有
守國之功,非龍逢、比干之比。衛不過侯封,上制於天王,下
制於方伯,又非桀、紂貴為天子,富有四海之比。安得雲無
罪乎?”士榮語塞,又轉口曰:“衛君固然不是,汝為其臣,既
然忠心為君,如何君一入國,汝便出奔?不朝不賀,是何道
理?”元+i曰:“+i奉太叔守國,實出君命;君且不能容太叔,
能容+i乎?+i之逃,非貪生怕死,實欲為太叔伸不白之冤耳!”
晉文公在座,謂子虎曰:“觀士榮、元+i往複數端,種種
皆是元+i的理長。衛、鄭乃天子之臣,不敢擅決,可先將衛
臣行刑。”喝教左右:“凡相從衛君者,盡加誅戮。”子虎曰:
“吾聞寧俞,衛之賢大夫,其調停於兄弟君臣之間,大費苦心,
無如衛君不聽何?且此獄與寧俞無乾,不可累之。士榮攝為
士師,斷獄不明,合當首坐。鍼莊子不發一言,自知理曲,可
從末減。惟君侯鑒裁!”文公依其言,乃將士榮斬首,鍼莊子
刖足,寧俞姑赦不問。
衛侯上了檻車,文公同子虎帶了衛侯,來見襄王,備陳
衛家君臣兩造獄詞:“如此冤情,若不誅衛鄭,天理不容,人
心不服。乞命司寇行刑,以彰天罰!”襄王曰:“叔父之斷獄
明矣;雖然,不可以訓。朕聞:‘《周官》設兩造以訊平民,
惟君臣無獄,父子無獄。’若臣與君訟,是無上下也。又加勝
焉,為臣而誅君,為逆已其!朕恐其無以彰罰,而適以教逆
也。朕亦何私於衛哉?”文公惶恐謝曰:“重耳見不及此。既
天王不加誅,當檻送京師,以聽裁決。”文公仍帶衛侯,回至
公館,使軍士看守如初。一面打發元+i歸衛,聽其別立賢君,
以代衛鄭之位。元+i至也,與群臣計議,詭言:“衛侯已定大
辟 ①
,今奉王命,選立賢君。”群臣共舉一人,乃是叔武之弟
名適,字子瑕,為人仁厚。元+i曰:“立此人,正合‘兄終弟
及’之禮。”乃奉公子瑕即位。元+i相之。司馬瞞、孫炎、周
s烴、冶廑一班文武相助。衛國粗定。畢竟衛事如何結束,且
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