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十二回 逞強項再登幕府 走風塵初入京師


我本來和宗生談的是焦侍郎不善治家庭的事,卻無意中惹了他這一大套,又被我聽了不少的故事。當下夜色已深,大家安睡一宿,次日便分路而行。
我到河西務料理了兩天的事,又到張家灣耽擱了一日,方才進京,在騾馬市大街廣升客棧歇下。因為在河西務、張家灣寄信不便,所以直等到了京城,才發各路的信,一連忙了兩天,不曾出門,方才料理清楚。因為久慕京師琉璃廠之名,這天早上,便在客棧柜上問了路徑,步行前去,一路上看看各處市景。街道雖寬,卻是坎坷的了不得;滿街上不絕的駱駝來往;偶然起了一陣風,便黃塵十丈。以街道而論,莫說比不上上海,凡是我經過的地方,沒有一處不比他好幾倍的。一路問訊到了琉璃廠,路旁店鋪,儘是些書坊、筆墨、古玩等店家。走到一家松竹齋紙店,我想這是著名的店家,不妨進去看看。想定了,便走近店門,一隻腳才跨了進去,裡邊走出一個白鬍子的老者,拱著手,呵著腰道:“你佇來了(你佇,京師土語,尊稱人也。發音時唯用一佇字,你字之音,蓋藏而不露者。或曰:‘你老人家’四字之轉音也,理或然歟),久違了!你佇一向好,裡邊請坐!”我被這一問,不覺棱住了,只得含糊答應,走了進去。便有一個小後生,送上一枝水煙筒來;老者連忙攔住,接在手裡,裝上一口煙,然後雙手遞給我。那小後生又送上一碗茶;那老者也接過來,一手拿起茶碗,一手把茶托側轉,舀了一舀,重新把茶碗放上,雙手遞過了來,還齊額獻上一獻。然後自己坐定,嘴裡說些“天氣好啊,還涼快,不比前年,大九月里還是很熱。你佇有好兩個月沒請過來了。”我一面聽他說,一面心中暗暗好笑。我初意進來,不過要看看,並不打算買東西;被他這么一招呼,倒不好意思空手出去了,只得揀了幾個墨盒、筆套等件,好在將來回南邊去,送人總是用得著的。老者道:“墨盒子蓋上可要刻個上下款?”我被他提醒了,就隨手寫了幾個款給他。
然後又看了兩種信箋。老者道:“小店裡有一種“永樂箋”,頭回給你佇看過的,可要再看看?”說罷,也不等我回話,便到櫃裡取出一個大紙匣來。我打開匣蓋一看,裡面是約有八寸見方的玉版箋,左邊下角上一朵套色角花,紙色極舊。老者道:“這是明朝永樂年間,大內用的箋紙,到此刻差不多要到五百年了,的真是古貨。你佇瞧,這角花不是印板的,是用筆畫出來的,一張一個樣子,沒有一張同樣兒的。”我拿起來仔細一看,的確是畫的;看看那紙色,縱使不是永樂年間的,也是箇舊貨了。因問他價錢。老者道:“別的東西有個要價還價,這個紙是言無二價的,五分銀子一張。”我笑道:“怎么單是這一種做不二價的買賣呢?”老者道:“你佇明見得很,我不能瞞著你佇。別的東西,市價有個上下,工藝有個粗細,唯有這一號紙,是做不出來的,賣了一張,我就短了一張的了。小號收來是三千七百二十四張,此刻只剩了一千三百十二張了。”我心裡雖是笑他搗鬼,卻也歡喜那紙,就叫他數了一百張,一共算帳。因為沒帶錢,便寫了個條子,叫他等一會送到廣升棧第五號。便走出來。那老者又呵腰打拱的一路送出店門之外,嘴裡說了好些“沒事請來談論”的話。
我別過了,走到一家老二酉書店,也是最著名的,便順著腳走了進去。誰知才進了門口,劈頭一個人在我膀子上一把抓著道:“哈哈,是甚么風把你佇吹來了!我計算著你佇總有兩個月沒來了。你佇是最用功的,看書又快,這一向買的是誰家的書,總沒請過來?”說話時,又瞅著一個學徒的道:“你瞧你,怎么越鬧越傻了(傻音近耍字音,京師土諺,痴呆之意也)!老爺們來了,茶也忘了送了,煙也忘了裝了。象你這么個傻大頭,還學買賣嗎!”他嘴裡雖是這么說,其實那學徒早已捧著水煙筒,在那裡伺候了。那個人把我讓到客座里,自己用袖子拂拭了椅子,請我坐下,然後接過煙筒,親自送上。此時已是另有一個學徒,泡上茶來了。那人便問道:“你佇近來看甚么書啊?今兒個要辦甚么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