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第九十八回  周武王鹿台散財


耳。”子牙曰:“大王言念及此,真社稷生民之福也,宜速行之。”武王命左右去散財發粟
不表。只見後宮擒紂王之子武庚至,子牙命推來,眾諸侯切齒。少時眾將將武庚推至殿前,
武庚跪下。眾諸侯齊曰:“殷紂無道,罪孽滿貫,人神共怒,子當斬首正罪,以泄天地之
恨。”子牙曰:“眾諸侯之言甚是。”武王急止之曰:“不可!紂王肆行不道,皆是群小
妖 ,惑亂其心,與武庚何乾?且紂王炮烙大臣,雖賢如比干、微子,皆不能匡救其君,又
河況武庚為幼稚之子哉?今紂王已滅,與子何仇?且罪人不孥,原是上天好生之德,孤願與
眾位大王,共體之,切不可妄行殺戮也。俟新君嗣位,封之以茅土,以存商祀,正所以報商
之先王也。”東伯侯姜文煥出而言曰:“元帥在上,今大事俱定,當立新君,以安天下諸侯
士民之心。況且天不可以無日,民不可以無君;天命有道,歸於諸仁。今武王仁德,著於四
海,天下歸心;況我等眾侯,入襄武王,以伐無道,正為今日之大事也。望元帥一力擔當,
不可遲延,有負眾人之心。”眾諸侯齊曰:“姜君侯說得有理,正合眾人之意。”子牙尚未
及對,武王惶懼遜謝曰:“孤位輕德薄,名譽未著,惟日兢兢,求為少過,以嗣先王之業,
而成遑敢妄覬大位哉? 天位維艱,惟仁德者居之,乞眾位賢侯,共擇一有德者,以嗣大
位,毋令有忝厥職,遺天下羞。孤與相父,早歸故土,以守臣節而已。”傍有東伯侯厲聲大
言曰:“大王之言差矣!天下之至德,孰有如大王者?今天下歸周,已非一日,即黎民之簞
食壺漿,以迎王師,豈有他哉?謂大王能救民於水火也。且天下諸侯,景從雲集,隨大王之
伐無道,其愛戴之心,蓋有自也。大王何必固辭?願大王俯從眾議,毋令眾人失望耳。”武
王曰:“發有何德,望賢侯毋得執此成議,還當訪尋有德,以服天下之心。”東伯侯姜文煥
曰:“昔日堯以至德,克相上帝,得承大位。後生丹朱不肖,帝求人而遜位,群臣舉舜,舜
以重華之德,以繼堯而有天下。後帝舜生子商均,交不肖,舜乃舉天下,而讓之禹;禹生啟
賢,能繼承夏命,故相繼而傳十七世。至桀無道,而失夏政,成湯以至德,放桀於南巢,伐
夏而有天下,傳二十六世,至紂大肆無道,惡貫罪盈。大王以至德,與眾諸侯,恭行天之
罰。今大事已定,克承大寶,非大王而有誰?大王又何必固遜哉?”武王曰:“孤安敢比湯
禹之賢哲也?”姜文煥曰:“大王不事干戈,以仁義教化天下,化行俗美,三分天下有其
二,故鳳鳴於岐山,而萬民樂業,天人相應,理不可誣。大王之德政,與二君何多讓哉?”
武王曰:“姜君侯素有才德,當為天下之主。”忽聽得兩旁眾諸候,一齊上前大呼曰:“天
下歸心,已非一日,大王為何苦苦固辭?大拂眾人之心矣。況吾等會盟此地,豈是一朝一夕
之望,無非欲立大王,再見太平之日耳。今大王舍此不居,則天下諸侯瓦解。自此生亂,是
使大下終無太平之日矣。”子牙上前急上之曰:“列位賢侯,不必如此,我自有名正言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