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第九十八回  周武王鹿台散財


意。”正是:
子牙一計成王業,致使諸侯拜聖君。
話說眾諸侯在九間殿,見武王固遜,俱紛紛然爭辨不一。子牙乃上之,對武王曰:“紂
王禍亂天下,大王率諸侯,明正其罪,天下無不悅服,大王理當正位,號令天下。況當日鳳
鳴岐山,祥瑞見於周地,此上天垂應之兆,豈是偶然?今天下人心悅而歸周,正是天下響
應,時不可失。大王今日固辭,恐諸侯心冷,各散歸國。渙無所統,各據其地。自生禍亂;
甚非大王吊伐之意,深失民望,非所以愛之,實所以害之也,願大王詳察。”武王曰:“眾
人固是美愛,然孤之德薄,不足以勝此任,恐遺先王之羞耳。”東伯侯姜文煥曰:“大王不
辭遜,元帥自有主見。”乃對子牙曰:“請元帥速行,不得遲延,恐人心解散。”子牙急忙
傳令,命畫圖樣造台,作祝文,昭告天地社稷,俟後有大賢,大王再讓位未遲。眾諸侯已知
子牙之意,隨聲應諾。旁有周公旦自去造台,後人有詩誦之:
“朝歌城內築禪台,萬姓歡呼動八垓; 氣已隨餘焰盡,和風方向太陽來。吱山鳴鳳知
禎瑞,殿陛賡歌進壽杯;四海雍熙從此盛,周家泰運又重開。”
話說周公旦畫了圖樣,於天地壇前,造一座台,台高三層,按三才之象,分八卦之正,
中設皇天后土之位,旁立山川社稷之神,左右有十二元神,按 號上,子、醜 、寅、卯、
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立於其地。前後有十桿 號,按甲、乙、丙、丁、戊、
己、庚、辛、壬、癸,立於本位。壇上有四季正神方位,春曰太昊,夏曰炎帝,秋曰少昊,
冬日顓瑣,中有黃帝軒轅壇。上羅列籩豆 簋,金爵玉 ,陳設器具;並生□(謅字去了
“言”)炙脯,列於幾席, 醬魚肉,設於案桌,無不齊備。只見香燒寶鼎,花插金瓶,子
牙方請武王上壇。武王再三謙讓,然後登壇。八百諸侯,齊立於兩旁,周公旦高捧祝文,上
壇開讀祝文曰:
“惟大周元年壬辰,越甲子昧爽,三日哉生明,西岐姬發,敢昭告於皇天后土神 曰:
嗚呼!惟天惠民,惟辟奉天,有殷受弗克上天,自絕於民。臣發承祖宗累洽之仁,列聖相沿
之德。予小子曷敢有越厥志,恭天承命,底商之罪,大正於商。惟爾神 ,克承厥勛,誕膺
天命。予小子方日夜 懼,恐墜前烈,敬修未遑。無奈諸侯 老軍民人等,書請再三,眾志誠
難固違,俯從群議。爰考舊典,諏吉日, 告於天地宗廟社稷,暨我文考;於是日受冊寶,
嗣即大位。仰承中外靖共之頌,天人協應之符,慶日月之照臨,膺皇天之永命。尚望福我維
新:永終不替,慰兆人胥戴之情,垂累葉無疆之緒。神其鑒茲,伏惟尚饗。”
話說周公旦讀罷祝文,焚了,祝告天地畢,只見香菸籠罩,空中瑞靄,氤氳滿地。其日
天明氣清,惠風和暢,真是昌期應運,太平景象,自然回別。那朝歌百姓擁擠,遍地歡呼。
武王受了朋寶,即天子位,面南垂拱端坐,樂奏三番,眾諸侯執笏山呼萬歲。拜祝畢,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