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第六十二回 張山李錦伐西岐


正天朝;這一個千載垂青史,那一個萬載把名標。真如一對狻猊斗,不亞翻江兩怪蛟。
話說鄧九公大戰錢保,有三十回 合,錢保豈鄧九公對手,被九公回馬刀,劈於馬下,
梟首級進城來見子牙,請令定奪。子牙大悅,記功宴賀不表。只見敗兵報於張山說:“錢保
被鄧九公梟首級進城去了。”張山聞報大怒。次日,親臨陣前,坐名要鄧九公答話。鄧九公
挺身而出,有女鄧嬋玉,願隨壓陣,子牙許之。九公同女出城,張山一見鄧九公,走馬至軍
前,乃大罵曰:“反賊匹夫!國家有何虧你,背恩忘義,一旦而事敵國,死有餘辜。今不倒
戈受縛,倘敢特強,殺朝廷命官。今日拿匹夫解上朝歌,以正國法。”鄧九公曰:“你既為
大將,上不知天時,下不諳人事,空生在世,可惜衣冠著體,真乃人中之畜生耳。今紂王貪
淫無道,殘虐不仁,天下諸侯不歸紂而歸周,大心人意可見。汝尚欲勉強逆天,是自取辱身
之禍,與聞太師等枉送性命耳。可聽吾言,下馬歸周,共伐獨夫,拯溺救焚;上順人心,下
酬民願,自不失封侯之位。若勉強支吾,悔無及矣。”張山大怒罵曰:“利口匹夫,敢假此
無稽之言,惑世誣民,碎屍不足以盡其辜!”搖槍直取。鄧九公刀迎面還來,二將相持,大
戰一場。怎見得?有贊為證:
輕舉擎天手,生死在輪迴;往來無定論,叱吒似春雷。一個恨不得平吞你腦後,一個恨
不得活砍你頭腮;只殺得一個天昏地暗沒三才,那時節方才兩下分開。
話說鄧九公與張山大戰三十回 合,鄧九公戰張山不下,鄧嬋玉在後陣,見父親刀法漸
亂,打馬兜回,發手一石,把張山臉上打傷,幾乎墜馬,敗進大營。鄧九公父女掌得勝鼓回
城,入相府報功不表。話說張山失機進營,臉上著傷,彼心下甚是急燥,切齒深恨,忽報:
“營外有一道人求見。”張山傳令請來,只見一道人頭挽雙髻,背縛一口寶劍,飄然而至中
軍打稽首。張山欠身答體,請帳中坐下;道人見張山臉上青腫問曰:“張將軍面上為何著
傷?”張山曰:“昨日見陣,偶彼女將暗算。”道人忙取樂餌敷搽,即時全愈。張山忙問:
“老師從何處而來?”道人曰:“吾從蓬萊島而至,貧道乃羽翼仙也,特為將軍來助一臂之
力。”張山感謝道人。次日,早至城下,請子牙答話。報馬報入相府:“城外有一道人請
戰。”子牙曰:“原該有三十六路征伐西岐,此來已有三十二路,還有四路未曾來至,我少
不得要出去。”忙傳令排五方隊伍,一聲炮響,齊出城來。羽翼仙抬頭觀看,只見兩扇門
開;紛紛繞繞,俱是穿紅著綠狼虎將,攢攢簇簇,儘是敢勇當先驍騎兵。哪吒對黃天化,金
吒對木吒,韋護對雷震子,楊戩與眾門人左右排列,保護中軍;武成王壓陣,子牙坐四不
象,走出陣前,見對面一道者,生的形容古怪,尖嘴縮腮,頭挽雙髻,徐徐而來。怎見得?
有詩為證:
“頭挽雙髻,體貌輕揚:皂袍麻履,形異非常。嘴如鷹鷙,眼露凶光;葫蘆背上,劍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