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現形記》第三十回 認娘舅當場露馬腳 飾嬌女背地結鴛盟


①提標:綠營兵由提督統轄的叫提標。
②提台:對提督的敬稱,即提標。
③沐恩:明清時官場中人阿諛上司時的自稱。
提台又道:“你跌下去的地方,水有多們深?想來一定是淺的,所以你沒有送命。”冒得官道:“回老帥的話,現在水陸營頭一齊改了洋操,最講究的是測量之學。沐恩測雖不會測,要說單是量還辦得來。即以沐恩自己而論,那天跌下去的地方,大約那裡的水只有五尺多深。何以見得?沐恩常常聽見老一輩子的人講:‘大凡跳河自盡的人,一定是站在水裡的。’那天沐恩的嘴裡水都灌得進,一定這水已經沒過頭頂。到了第二天,沐恩又拿起靴子來一看,果然滿靴的泥,可見是已經到底。沐恩穿的是三尺八寸的袍子,上頭再加腦袋、頂帽,下頭再加靴子,統算起來,這水不過五尺多深。”提台道:“就不會六七尺嗎?你在水裡那裡量得這們清楚?”冒得官湊前一步,道:“大帥明鑑:沐恩手下的那些兵丁,五尺深的水他們還敢下去,所以還救得沐恩上來;若是再深些,他們就不敢跳了。這是沐恩親身試驗的,不敢撒一字謊。大帥不信,不妨派個人去查查看,也可以顯顯沐恩量的到底準不準。”提台道:“你量過就是了,亦不用查得的。”說完了話,冒得官退了下來。
又過了兩個月,上頭調他們到別處去拿鹽梟。有天晚上,滿船上的人都睡著了,反被鹽梟跳上了他的船,把船上的帳篷、軍器拿了一個乾淨。他從睡夢中驚醒,提著褲子出來探望。有個鹽梟照著他的臉放了一聲空槍,直把他嚇的跪在船板上磕頭如搗蒜,口稱“大王饒命”。後來鹽梟跑了,他便鬧到縣裡去,怪地方官緝捕不力,又開了一篇假帳,說共總被強盜打劫去許多東西,一定要知縣認賠。
知縣說道:“清平世界,那裡來的強盜?兄弟到任之後,嚴加整頓,竊案尚且沒有,怎么會有盜案呢?”當被冒得官頂住不走,知縣不得已,答應替他查辦,方才走的。過了兩天,又來催討。其時知縣已派人查過,曉得是鹽梟所為,見了冒得官,便分辨說是鹽梟,不是強盜。冒得官道:“說強盜打劫也好,說鹽梟打劫也好,橫豎總在你貴境裡出的搶案。”知縣發急道:“這倒不可以胡亂說說的。強盜是強盜,鹽梟是鹽梟。強盜打劫了人家,自然是地方官之事;至於鹽梟,一定是懷恨你們前來報仇的。如說不是報仇而來,何以不搶岸上的居民,專搶你們河裡的炮船呢?況且你們炮船上又有兵勇,又有軍器,你老哥為一船之主,又是有本事的人,怎么不去打退他們,倒反吃了他們的虧?此乃決無之事,兄弟一定不能相信。”冒得官道:“如果是白天呢,兄弟一定同他打一仗,無奈是半夜裡,一齊睡著了,所以上了他的算。”知縣道:“等你睡著了他才動手,這明明是偷,怎么好說是搶呢?地方上出了竊案,亦是兄弟的事。來啊!”跟班的答應了一聲“著”。知縣道:“冒大人船上失竊東西,限捕快三天替我破案,拿不到人打斷他的狗腿!”跟班的答應下去。冒得官至此方無話說,只好告退。
過了兩日,心還不死,又催逼知縣。知縣恨極了,上去求了本府。齊巧這時候新換了一個提台,本府同他有點淵源,便按照知縣的話寫信告訴了提台。提台新到任,正要借他立個下馬威,便道:“他自己被賊偷了,還說是強盜打劫,要知縣賠他東西,豈非是無賴!就說是強盜打劫,派他出去,原是要他拿強盜,如今倒反被強盜打劫了去,他管的什麼事情?這種東西要他何用!”一角公事,便撤了他的差使,另派了別人接管。他被撤之後,無顏再到江陰,所以才到南京來的。
他在炮船上的時候,亦很賺得幾個錢;一到南京,便鑽頭覓縫的尋覓事情。就有人對他說:“現在只有羊紫辰羊統領上頭的面子頂好,手下的營頭又多,只要走上他的門路,弄個營官噹噹,那是很容易的事。然而走統領的路,還不如走他姨太太的路:統領事情多,怕有忘記;走了姨太太的路,姨太太朝晚在一旁替你加死力的催差使,又好又快,比走統領的路要好得幾倍呢!”冒得官問道:“姨太太在裡頭,我們又見不著,怎么會巴結得上呢?”那人道:“你又呆了。要做這種事情,總得下水磨工夫。頭一個離不掉門房、門口拿權的,或是戈什、差官之類,你總得先把他弄好。以後有了機會,或者是姨太太做生日了,或者是姨太太想吃甚么,想穿甚么,你巴結好了門口,他們就通信給你,等你去辦了來。頭兩次你不好自己居功,要算是替他們門上的人代辦的。等他們自己先得了好處,以後你再求他們提拔提拔你。人心是肉做的,受了你的好處,總得替你說兩句好話補報補報你。到這時候,一句話總抵得十句。只要姨太太跟前有他們一幫人替你說話,統領跟前又有姨太太替你說話,這事情豈有不成之理。但是你要先籠絡他門口的人,不但底下要籠絡,就是上房的老媽子、丫頭亦得弄好。這是什麼緣故呢?戈什、差官到上房是有數的,不能一天到晚守著姨太太,伺候姨太太;老媽子、丫頭卻是一天到晚守好了姨太太,一步不離的。姨太太又相信他們說的話,所以他們說的話更比別人說得靈。”冒得官聽了,心上尋思:“原來求差使有這許多經絡。”連忙謝了又謝。又問:“統領跟前總得見一面才好?”那人道:“統領見不見倒不在乎此。見了統領,沒有差使亦是枉然。只要到過一次,上過一回手本,做個引子,以後便好常常同他門口來往,相機行事。”冒得官連稱“領教”,牢記在心。後來如法泡製,先從門口結識起;又送了多少東西,天天路來廝混。後來跑的時候久了,羊統領共有八個姨太太,他又打聽得那一個最得寵。遇見這一位姨太太有甚么差使派了下來,他便趕著替門口上這班人去做。有時候墊了錢亦不要他們還。他辦的差事,又討好,又快當,又省錢,所以門口上這班人都同他要好的了不得。後來大家交情深了,他便把謀差的意思說了。眾人俱各應允,得便就替他竭力上頭去求。齊巧這日姨太太要裱糊一間房子,自己想中了一種有顏色花頭的洋紙,派了多少差官去買,總辦不來。就有人說給冒得官。冒得官便化了三天工夫,把個南京城裡的大小洋貨店,城外下關的洋行,統通跑遍,居然照樣辦到。差官拿進去給姨太太看了,正對意思,連夜就叫裱糊匠把房子糊好,搬了進去。不料這差官正是姨太太的大紅人,姨太太一見之後,就著實拿他誇獎,說他有能耐,會辦事。此番這差官有心要替冒得官說好話,便說:“這紙是一個來營投效的冒某人弄得來的。南京城裡城外,足足跑了三天,才弄得來孝敬姨太太的。”姨太太道:“我倒不曉得是他背地裡替我出力。他是個甚么功名?”差官道:“他是個副將銜的游擊,在江陰帶過炮船。如今沒有事,所以來到這裡,想要求統領賞派個差使,跑了好幾個月,還沒有見著呢。”姨太太道:“要差使,你為什麼不來跟我說?你去關照他,叫他明天來見統領,包他見面之後就有差使。”差官出去,把話傳給了冒得官。冒得官自然感激。當夜姨太太告訴了統領。有了內線,還有什麼不靈的,而且他這條內線更與別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