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書》卷七十六 循吏列傳第六十六



寵前後歷宰二郡,累登卿相,而清約省素,家無貨積。嘗出京師,欲息亭舍,亭吏止之,曰:"整頓灑埽,以待劉公,不可得止。"寵無言而去,時人稱其長者,以老病卒於家。

弟方,官至山陽太守。方有二子:貸字公山,繇字正禮。兄弟齊名稱。

董卓入洛陽,岱從侍中出為兗州刺史。虛己愛物,為士人所附。初平三年,青州黃巾賊入兗州,殺任城相鄭遂,轉入東平。岱擊之,戰死。

興平中,繇為楊州牧、振威將軍。時袁術據淮南,繇乃移居曲阿。值中國喪亂,士友多南奔,繇攜接收養,與同優劇,甚得名稱。袁術遣孫策攻破繇,因奔豫章,病卒。

仇覽字季智,一名香,除留考城人也。少為書生淳默,鄉里無知者。年四十,縣召補史,選為蒲亭長。勸人生業,為制科令,至於果菜為限,雞豕有數,農事既畢,乃令子弟群居,還就黌學。其剽輕游恣者,皆役以田桑,嚴設科罰。躬助喪事,賑恤窮寡。期年稱大化。覽初到亭,人有陳元者,獨與母居,而母詣覽告元不孝。覽驚曰:"吾近日過舍,廬落整頓,耕耘以時。此非惡人,當是教化未及至恥。母守寡養孤,苦身投老,奈何肆忿於一朝,欲致子以不義乎?"母聞感悔,涕泣而去。覽乃親到元家,與其母子飲,因為節人倫孝行,譬以禍福之言。元卒成孝子。鄉邑為之諺曰:"父母何在在我庭,化我鳲梟哺所生。"

時考城令河內王渙,政尚嚴猛,聞覽以德化人,署為主簿。謂覽曰:"主簿聞陳元之過,不罪而化之,得無少鷹鸇之志邪?"覽曰:"以為鷹鸇,不若鸞鳳。"渙謝遣曰:"枳棘非鸞鳳所棲,百里豈大賢之路?今日太學曳長裾,飛名譽,皆主簿後耳。以一月奉為資,勉卒景行。"

覽入太學。時,諸生同郡符融有高名,與覽比宇,賓客盈室。覽常自守,不與融言。融觀其容止,心獨奇之,乃謂曰:"與先生同郡壤,鄰房牖。今京師英雄四集,志士交結之秋,雖務經常,守之何因?"覽乃正色曰:"天子修設太學,豈但使人游談其中!"高揖而去,不復與言。後融以告郭林宗,林宗因與融齎刺就房謁之,遂請留宿。林宗嗟嘆,下床為拜。

覽學畢歸鄉里,州郡並請,皆以疾辭。雖在宴居,必以禮自整。妻子有過,輒免冠自責。妻子庭謝,候覽冠,乃敢升堂。家人莫見喜怒聲色之異。後征方正,遇疾而卒。

三子皆有文史才,少子玄,最知名。

童恢字漢宗,琅邪姑幕人也。父仲玉,遭玉凶荒,傾家賑恤,九族鄉里賴全者以百數。仲玉早卒。

恢少仕州郡為吏,司徒楊賜聞其執法廉平,乃辟之。乃賜被劾當免,掾屬悉投刺去,恢獨詣闕爭之。乃得理,掾屬悉歸府,恢杖策而逝。由是論者歸美。

復辟公府,除不其令。吏人有犯違禁法,輒隨方曉示。若吏稱其職,人行善事者,皆賜以酒肴之禮,以勸勵之。耕織種收,皆有條章。一境清靜,牢獄連年無囚。比縣流人歸化,徙居二萬餘戶。民嘗為虎所害,乃設檻捕之,生獲二虎。恢聞而出,咒虎曰:"天生萬物,唯人為貴。虎狼當食六畜,而殘暴於人。王法殺人者傷,傷人則論法。汝若是殺人者,當垂頭服罪;自知非者,當號呼稱冤。"一虎低頭閉目,狀如震懼,即時殺之。其一視恢鳴吼,踴躍自奮,遂令放釋。吏人為之歌頌。青州舉尤異,遷丹陽太守,暴疾而卒。

弟翊字漢文,名高於恢,宰府先辟之。翊陽喑不肯仕,及恢被命,乃就孝廉,除須昌長。化有異政,吏人生為立碑。聞舉將喪,棄官歸。後舉茂才,不就。卒於家。

贊曰:"政界張急,理善亨鮮。推忠以及,眾瘼自蠲。一夫得情,千室鳴統。懷我風愛,永載遺賢。

《後漢書》 南朝宋·范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