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花緣》入仙山撒手棄凡塵 走瀚海牽腸歸故土


“論理自應把他送去;倘他口角不穩,露出話來,那便怎好?也罷,俺同九公商
量,且把蘭音、若花暫寄九公家內,同他甥女且去作伴,俺們慢慢再議氏久之計。”
當時同多九公議定,把蘭音,若花送了過去。二人摸不著頭腦,又不敢違拗,只
得暫且住下。喜得多九公把兩個甥女也接來作伴,一名田鳳囗【儇左亻換右羽】。
一名秦小春,幼年都跟多九公讀書,生得品貌俊禿,詩書滿腹,而且都是一手好
針黹,蘭音、若花就使跟著習學。好在四人年紀相仿,每逢閒暇,談談文墨,倒
也消遣。林之洋諄托多九公一切照應。回到家中,囑付丈母女兒千萬不可露風。
次日,雇了小船,帶了水手,把女兒國聽送銀子發到船上,向唐家而來。
那唐敖妻子林氏自從得了唐敖降為秀才之信,日日盼望。後來得了家書,才
知丈夫雖回嶺南,因鬱悶多病,羞歸故鄉,已同哥嫂上了海船,飄洋去了。林氏
聽了此信,恐丈夫受不慣海面辛苦,不時焦心,常與女兒小山埋怨哥嫂不了;就
是唐敏夫婦,也是時常埋怨。不知不覺,過了一年。這日,唐小山因想念父親,
悶坐無聊,偶然題了一首思親詩,是七言律詩一首:
夢醒黃梁擊唾壺,不歸故里覓仙都。九皋有路招雲鶴。
三匝無枝泣夜烏。松菊荒涼秋月淡,蓬萊縹緲客星孤。
此身雖恨非男子,縮地能尋計可圖。
小山寫完,只見唐敏笑嘻嘻走來,把詩看了,不覺點頭道:“滿腔思親之意,句
句流露紙上,不意侄女詩學近來竟如此大進!末句意思雖佳,但茫茫大海,從何
尋訪?大約不久也就同你母舅回來了。”小山侍立一旁道:“今日叔父為河滿面
笑容?莫非得了父親回來之信么?”唐敏道:“剛才我在學中見了一道恩詔,乃
盛世礦典,自古罕有。欣逢其時,所以不覺歡喜。”小山說:“是何恩詔?莫非
太后把天下秀才賞了官職,叔父從此可以作官么?”唐敏笑道:“若把天下秀才
都去作官,那教書營生倒沒人作了。你道此詔為何而發?原來太后因女後為帝。
自古少有:今登極以來,十有餘年,屢逢大有,天下太平;明年恰值七旬萬壽;
因此特降恩旨十二條。至於百官紀錄,士子廣額,另有恩旨十餘條,不在此詔之
內。此十二條專指婦女而言,真是自古未有曠典。”小山道:“叔父可曾把詔抄
來?”唐敏道:“我因這詔有十二條之多,兼之學中眾友都要爭看,未曾抄來。
喜得逐條我都記得。你且坐了,聽我慢慢細講:
第一條:太后因孝為人之根本,凡婦女素有孝行,或在家孝敬父母,或
出嫁孝敬公姑,如賢聲著於閨閫,令地方官查奏,賜與旌表牌匾。
第二條:太后因‘求悌’二字皆屬人之根本,但世人只知婦女以孝為主,
而不言悌;並且自古以來,亦無旌獎。殊不知‘悌’之一字,婦人最關緊要,
其家離合,往往關係於此,乃萬不可缺的。苟能姒娣相睦,妯娌同心,互相
敬愛,彼此箴規,即是克盡悌道,查明亦賜旌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