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花緣》闡元機歷述新詩 溯舊跡質明往事

  話說道姑道:“這詩起句雖系唐朝,但內中事跡倒象從大周金輪女帝而起。
待貧道先念幾句,自然明白:
皇唐靈秀氣,不僅畀鬚眉。帝座威推後,……
這三句其義甚明,諸位才女自必洞悉了。”唐閨臣道:“上二句與詔上‘靈秀不
鍾於男子’之句相似,第三句大約說的就是太后?”
道姑道:“才女所見不錯。
奎垣乃現雌。
此句對的何如?可知其義么?”小春道:“‘帝座’、‘奎垣’對的極工,而‘推
後’、‘現雌’四字尤其別致。據我揣奪:閨臣姐姐海外所見女魁星,大約就是
此句。”
道姑點頭道:
“科新逢聖歷,典曠立坤儀。”
春輝道:“這是總起女試頌詔之始,而並記其年,雖是詩句,卻是史公文法。”
閨臣道:“據我管見:這西句定是緊扣全題,必須如此,後面文章才有頭緒,才
有針線。仙姑以為何如?”
道姑道:“才女高論極是。
女孝年才稚,親游歲豈衰。潛搜嗟未遇,結伴感忘疲。
著屐循山麓,浮槎泛海涯。攀蘿防徑滑,捫葛訝梯危。
橋渡虬松偃,衣眠怪石欹。霧腥粘蜃沫,霞紫接蛟漦。
縱比蓬萊小,寧同培塿卑。”
花再芳道:“這幾句說的必是閨臣姐姐。昨日聽他尋親那段話,以為不過隨口亂
說,那有十四五歲的孤身弱女,就敢拚了性命,深入荒山之理;莫講若花姐姐一
人結伴,就再添幾個,無非是個弱女,不何能為。今聽這幾句詩,才知他跋涉勞
碌,竟是如此辛苦!末一聯對句雖佳,但何以比蓬萊卻小而又不卑呢?”若花道:
“那座人山生在海島,雖名小蓬萊,其實甚高,故有此二句。”
道姑道:“這是才女身歷其境,所以明白。
泣紅亭寂寂,流翠浦澌澌。秘篆偏全識,真詮許暗窺。
拂苔名已改,拾果路仍歧。”
彩雲道:“前幾句大約是泣紅亭碑記。但‘拂苔名已改……’二句卻是何意?”
若花道:“閨臣阿妹原名小山,後未因在小蓬萊遇見樵夫,接著家信,才遵嚴命
改名閨臣。起初上山時,惟恐道路彎曲,日後歸時難尋舊路,凡遇岔道,于山石
樹木上俱寫‘小山’二字,以便他日易於區別,那知及至回來,卻都變為‘閨臣’
二字。”芸芝道:“以此看來,原來唐伯伯竟是已成仙家了。”
道姑道:
“轍涸鱗愁渴,倉空雀忍飢。清腸茹異粒,滌髓飽祥芝
他日投簪去,憑誰仗劍隨?”
婉如道:“前四句是海外絕糧,以及閨臣姐姐餐芝之事,這都明白。至‘憑誰仗
劍隨’,請教仙姑,卻是何人?”道姑道:“上面明明寫著‘劍’字,其義甚明,
才女何必細問。”玉芝道:“詩上所敘閨臣姐姐事跡,長篇大論,倒象替他題了
一個小照。我們一百人,若都象這樣,倒也有趣。”青鈿道:“都象這樣,卻也
不難,大約刪繁就簡,只消八百韻也就夠了。就只可惜《韻書》無此寬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