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唐書》卷七 本紀第七



夏四月乙丑,端州尉魏元忠為衛尉卿、同中書門下三品。甲戌,左庶子韋安石為吏部尚書,太子賓客李懷遠為右散騎常侍,右庶子唐休璟為輔國大將軍,右庶子崔玄暐為特進、檢校益州大都督府長史、判都督事,右庶子、西留守、戶部尚書、弘農郡公楊再思為檢校揚州大都督府長史、判都督事,少詹事兼侍讀、國子祭酒祝欽明為刑部尚書:並依前知政事,以上在春宮故僚也。乙亥,張柬之為中書令。戊寅,追贈邵王重潤為懿德太子。同官縣大雨雹,燕雀多死,漂溺居人四百家,遣使賑給。五月壬午,遷武氏七廟神主於西京崇尊廟。東都創置太廟社稷。戊子,制依舊以周、隋為二王后。壬辰,封成紀郡王千里為成王。癸巳,侍中敬暉封為平陽郡王;侍中桓彥范扶陽郡王,賜姓韋氏;中書令張柬之漢陽郡王;中書令袁恕己南陽郡王;特進崔玄暐海陵郡王;並加授特進,罷知政事。吏部尚書韋安石為兼中書令,兵部尚書魏元忠為兼侍中。丙申,皇后表請天下士庶為出母為三年服,年二十二成丁,五十九免役。癸卯,降梁王武三思為德靜郡王,定王武攸暨為樂壽郡王,河內王武懿宗等十餘人並降為國公。甲辰,特進、芮國公豆盧欽望為尚書左僕射,輔國大將軍、酒泉郡公唐休璟為尚書右僕射:依舊同中書門下三品。丙午,制以鄒魯之邑百戶為太師、隆道公宣尼采邑,用供薦享。又授裔孫褒聖侯崇基朝散大夫,仍許子孫傳襲。

六月丁巳,河北十七州大水,漂沒人居。癸亥,尚書左僕射豆盧欽望,軍國重事中書門下可共平章;檢校中書令韋安石中書令,兼檢校吏部尚書;檢校侍中魏元忠兼檢校兵部尚書;楊再思兼戶部尚書,兼檢校中書令。丁卯,祔孝敬皇帝神主於太廟。廟號義宗,非禮也。戊辰,洛水暴漲,壞廬舍二千餘家,溺死者甚眾。秋七月辛巳,太子賓客韋巨源同中書門下三品。乙未,以特進、漢陽郡王張柬之為襄州刺史,仍不知州事。八月戊申,以水災,令文武官九品以上直言極諫。河南洛陽百姓被水兼損者給復一年。甲子,追冊故妃趙氏為恭皇后,尊孝敬妃裴氏為哀皇后。乙亥,上親祔太祖景皇帝、獻祖光皇帝、世祖元皇帝、高祖神堯皇帝、皇祖太宗文武皇帝、皇孝高宗天皇大帝、皇兄義宗孝敬皇帝神主於太廟。皇后廟見。丁丑,御洛城南門觀斗象。九月壬午,親祀明堂,大赦天下。禁《化胡經》及婚娶之家父母親亡停喪成禮。天下大酺三日。戊戌,太子賓客韋巨源為禮部尚書,依舊知政事。冬十月癸亥,幸龍門香山寺。乙丑,幸新安。改弘文館為修文館。辛未,魏元忠為中書令,楊再思為侍中。

十一月戊寅,加皇帝尊號曰應天,皇后尊號曰順天。壬午,皇帝、皇后親謁太廟,告受徽號之意,大赦天下,賜酺三日。己丑,御洛城南門樓觀潑寒胡戲。辛丑,衛王重俊為左衛大將軍,遙領揚州大都督;溫王重茂為右衛大將軍,遙領并州大都督。十二月壬寅,則天皇太后崩。

二年春正月丙申,護則天靈駕還京。戊戌,吏部尚書李嶠同中書門下三品,中書侍郎於惟謙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閏月丙午朔,置公主府官員。乙卯,以特進敬暉、桓彥范、袁恕己等三人為滑、洺、豫刺史。二月乙未,刑部尚書韋巨源同中書門下三品。遣十使巡察風俗。丙申,僧會范、道士史崇玄等十餘人授官封公,以常賞聖善寺功也。三月甲辰,中書令韋安石為戶部尚書,罷知政事。戶部尚書蘇瑰為侍中、京留守。乙巳,黃霧四塞。唐休璟請致仕,許之。庚戌,殺光祿卿、駙馬都尉王同皎。壬子,洛陽城東七里許,地色如水,側近樹木、往來車馬歷歷影見水中,經月余乃滅。是月,大置員外官,自京諸司及諸州佐凡二千餘人,超授閹官七品已上及員外者千餘人。壬戌,贈後父韋玄貞太師、益州都督。

夏四月甲戌,又贈玄貞為酆王,玄貞弟四人並贈郡王。己卯,左散騎常侍、同中書門下三品李懷遠請致仕,許之。辛巳,洛水暴漲,壞天津橋。六月戊寅,特進、朗州刺史、平陽郡王敬暉貶崖州司馬,特進、毫州刺史、扶陽郡王桓彥范瀧州司馬,特進、郢州刺史袁恕己竇州司馬,特進、均州刺史、博陵郡王崔玄暐白州司馬,特進、襄州刺史、漢陽郡王張柬之新州司馬,並員外置,長任,舊官封爵並追奪。秋七月丙午,立衛王重俊為皇太子。丙寅,中書令兼檢校兵部尚書齊國公魏元忠為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令,仍知兵部事;吏部尚書李嶠為中書令;刑部尚書韋巨源為吏部尚書,依舊同中書門下三品。庚午,禮部尚書祝欽明為中丞蕭至忠所劾。前左散騎常侍李懷遠為左散騎常侍、同中書門下三品、東都留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