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大帝(第三卷玉宇呈祥)》第二十八章 巡奉天武丹猛如虎 滯隆化士奇療御疾


康熙站了一會兒,覺得有點冷,正要回帳,聽見東邊有人哭泣,正詫異間,魏東亭卻說:“主子,這必是張玉祥。他今兒被皇上摘了花翎……”康熙一怔之下,默默踏了荒草走過去,站在抱頭飲泣的張玉祥身後,緩緩說道:“張玉祥,你哭什麼呢?變起倉促,驚慌失措也是人之常情。你向武丹他們幾個陪個罪,就說朕說的,待以後有功,一定準你將花翎掙回來廠
早春二月,在江南已是繁花似錦,就是沿黃河兩岸,也是杏蕊吐芳的時候了,但塞北天高氣冷,依舊寒氣難當。康熙一行離開古北口的第二天,突然變了天,白毛風裹著雪粒。雪片,時而如驟沙狂奔,時而如玉龍柱天,鋪天蓋地降落下來,這就是東北人常說的那種“煙兒炮”。康熙因貪程趕路,冒了風寒,頭昏身熱,懶得動彈。雖有高士奇在身邊殷勤照料,無奈過了黑山縣,一路俱是荒村小店,飲食醫藥均不周備,身上高熱竟退不下來,把幾個扈從大臣急得熱鍋螞蟻一般。眼看快到隆化鎮,眾人方鬆了一口氣,高士奇合掌念佛道:“阿彌陀佛,好歹鎮上會有個生藥鋪的!”魏東亭接口說:“放心吧,隆化鎮我來過,有兩家生藥鋪呢!”
聽說鎮子上有藥店,高士奇放了心,在馬上對索額圖道:“唉,我只怕主上轉了傷寒,到奉天又要祭奠皇陵,又要會見蒙古王公,怕主子吃不消。”
隆化鎮有一千多戶人家,滿地爬犁印子,街旁的柈子也疊得齊齊整整,一垛接著一垛。因漫天大雪,街巷上絕少行人,車駕來到時天已近黃昏,只沿街幾家乾店門口,各自站著夥計,手裡打著西瓜燈,縮著脖子跺著腳迎候客人。照武丹的意思,就鎮邊隨便找一家客店先住下再說,但魏東亭因為以前陪康熙住店遇到過刺客,所以格外小心,挑了又挑,才在鎮中心房舍密集的地方找著一家叫“興隆”的百年老店歇下。高士奇張羅著開方抓藥,看著煎好又親自嘗過,才伏侍康熙服了。眼見康熙吃過藥安然入眠,才放心出了上房。見魏東亭端端正正地立在檐下,便說:“虎臣兄,你也忒過於小心的了!這會兒能有什麼事?走了一天的路,好歹濕靴子也該換換啊!索老三、老明和武丹都在前堂吃飯,你也去吧!”
“不,士奇,小心沒過逾的。山村僻野,內情不熟,主子這兒不能沒有我們這幫玩刀子的。武丹和我商議好了,我們倆輪流在這兒守著,你只管吃你的飯——主子的病不要緊吧?”
聽了這話,高士奇心裡一陣感動。若論起忠心,這個魏東亭確是頭一份,也難怪康熙疼他:“這事你放心,主子身子骨兒結實著呢,哪裡就真的病倒了?我用了一劑發表藥,只要主子夜裡一出汗,明天準保沒事兒。”
這個興隆老店是個三間門面的店鋪,前邊賣飯,後邊住店。康熙帶的文武侍從、太監、宮人,有三十多人,足足擺了六桌。外邊下著這么大的雪,老闆也不防一下子來了這么多客人,再仔細一看,雖都是便裝打扮,卻一個個氣字軒昂,上下分明,一來就包了全店房間,又命夥計關店門上門板兒,不準再接客。老闆是何等精明啊,便知不是尋常客人,忙得他一頭熱汗前後照應。高士奇進來,徑向上首明珠、索額圖席上走去,打橫兒坐了下來。明珠見店中有雜人,低聲問道:“主子用過藥了?”
“用過了,安生睡了。趕明兒主子不見好,你們只管啐我!”高士奇正在吹牛,卻聽店外傳來一陣急促的拍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