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府詩集》卷五十七 琴曲歌辭一

翼翼翱翔,彼鳳皇兮。銜書來游,以會昌兮。瞻天案圖,殷將亡兮。蒼蒼之天,始有萌兮。五神連精,合謀房兮。興我之業,望羊來兮。齋 【克商操】周·武王

一曰《武王伐紂》。《古今樂錄》曰:“武王伐紂而作此歌。”謝希逸《琴論》曰:“《克商操》,武王伐紂時制。”《琴集》曰:“《武王伐紂》,武王自作也。”上告皇天兮,可以行乎?齋

【傷殷操】宋·微子

《琴集》曰:“《傷殷操》微子所作也。”《尚書大傳》曰:“微子將朝周,過殷之故墟,見麥秀之蔪々,黍禾之蠅蠅也,曰:‘此故父母之國,宗廟社稷之亡也。’志動心悲,欲哭則為朝周,欲泣則近婦人,推而廣之作雅聲,即此操也,亦謂之《麥秀歌》。”主 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我好仇。知

【越裳操】周公旦

《琴操》曰:“《越裳操》,周公所作也。”《古今樂錄》曰:“越裳獻白雉,周公作歌,遂傳之為《越裳操》。”主

於戲嗟嗟,非旦之力,乃文王之德。知

【同前】唐·韓愈

雨之施,物以孳,我何意於彼為。自周之先,其艱其勤。以有疆宇,私我後人。我祖在上,四方在下。厥臨孔威,敢戲以侮。孰荒於門,孰治于田。四海既均,越裳是臣。知

【岐山操】韓愈

《琴操》曰:“《岐山操》,周公為大王作也。”齋 我家於豳,自我先公。伊我承緒,敢有不同。今狄之人,將土我疆。民為我戰,誰使死傷。彼岐有岨,我往獨處。人莫余追,無思我悲。知

【神鳳操】周·成王

一曰《鳳皇來儀》。《古今樂錄》曰:“周成王時,鳳皇翔舞,成王作此歌。”謝希逸《琴論》曰:“成王作《神鳳操》,言德化之感也。”《琴集》曰:“《鳳皇來儀》,成王所作。”知

鳳皇翔兮於紫庭,予何德兮以感靈。賴先人兮恩澤臻,於胥樂兮民以寧。古

【採薇操】伯夷

《琴集》曰:“《採薇操》,伯夷所作也。”《史記》曰:“武王克殷,伯夷、叔齊恥之,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採薇而食之。乃作歌,因傳以為操。”《樂府解題》曰:“《採薇操》亦曰《晨游高舉》。”古 登彼高山,言采其薇。以亂易暴,不知其非。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適安歸。齋

【履霜操】尹伯奇

《琴操》曰:“《履霜操》,尹吉甫之子伯奇所作也。伯奇無罪,為後母讒而見逐,乃集芰荷以為衣,采楟花以為食。晨朝履霜,自傷見放,於是援琴鼓之而作此操。曲終,投河而死。”齋

履朝霜兮采晨寒,考不明其心兮聽讒言。孤恩別離兮摧肺肝。何辜皇天兮遭斯愆,痛歿不同兮恩有偏,誰說顧兮知我冤。知

【同前】唐·韓愈

父兮兒寒,母兮兒飢。兒罪當笞,逐兒何為?兒在中野,以宿以處。四無人聲,誰與兒語?兒寒何衣,兒飢何食?兒行於野,履霜以足。母生眾兒,有母憐之。獨無母憐,兒寧不悲。知

【士失志操四首】晉·介子推

《琴集》曰:“《士失志操》,介子推所作也,一曰《龍蛇歌》。”《琴操》曰:“文公與介子綏俱遁,子綏割腓股以啖文公。文公復國,咎犯、趙衰俱蒙厚賞,子綏獨無所得,乃作《龍蛇之歌》而隱。文公求之不肯出。”按《史記》:“文公重耳奔狄,其後反國,賞從亡,未及介子推。子推欲隱,從者憐之,乃懸書宮門。文公出見之,曰:‘此介子推也。’使人召之,亡入綿上山中。於是文公環綿上山而封之,以為介推田,號曰介山是也。”主 有龍矯矯,頃失其所。五蛇從之,周遍天下。龍飢無食,一蛇割股。龍反其淵,安其壤土。四蛇入穴,皆有處所。一蛇無穴,號於中野。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