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晉演義》第一百回 招寇亂秦關再失 迫禪位晉祚永終


(一)漢劉淵。(前趙)
劉曜。
匈奴漢歷三主,分為二趙,前趙劉
曜,為後趙所滅。
(二)北涼沮渠蒙遜。同左凡二主,為北魏所滅。
(三)夏赫連勃勃。同左凡三主,為北魏所滅。
(四)前燕慕容皝。鮮卑凡三主,為前秦所滅。
(五)後燕慕容垂。同左凡五主,為北燕所篡。
(六)南燕慕容德。同左凡二主,為晉所滅。
(七)西秦乞伏國仁。同左凡四主,為夏所滅。
(八)南涼禿髮烏孤。同左凡三主,為西秦所滅。
(九)後趙石勒。羯凡七主,為冉閔所篡,閔復為前燕所滅。
(十)成(漢)李雄。氐凡三主,雄弟壽,改國號漢,壽子勢為晉所滅。
(十一)前秦苻洪。同左凡七主,為後秦所滅。
(十二)後涼呂光。同左凡四主,為後秦所滅。
(十三)後秦姚萇。同左凡二主,為晉所滅。
(十四)前涼張重華。漢族凡五主,為前秦所滅。
(十五)西涼李詗。同左凡二主,為北涼所滅。
(十六)北燕馮跋。同左凡二主,為北魏所滅。
小子敘述既畢,尚有煞尾詩二首,作為本編的餘聲,看官毋遽掩卷,且再閱後面兩行。詩云:
百年遺祚竟淪亡,大好江東讓宋王。
我篡他人人篡我,祖宗作法子孫償。
彝夏如何潰大防,五胡迭入競猖狂。
可憐中土無寧宇,話到滄桑也黯傷。

劉裕既得關中,乃令次子義真居守,彼豈不知義真尚幼,無守土才,況王沈諸將,嫌隙已萌,即無赫連勃勃之窺伺,亦未必常能保全。其所由遽爾東歸者,篡晉之心已急,利令智昏,不暇為關中妥計耳。至裕一歸而秦地即亂,諸將多死,惟義真幸得脫歸,失於彼必償於此,而裕之篡晉益急矣。弒安帝復弒恭帝,何其殘忍至此!意者其亦司馬氏篡魏之果報歟?然司馬昭弒高貴鄉公,其子炎猶不殺陳留王,故尚能傳祚至百餘年;裕以一身弒兩主,欲子孫之得長世,難矣!本回敘東晉之亡,簡而不略,誅劉裕之心也。(詳見《南北史演義》中)末段復將五胡十六國始末,作一總結,以便收束全書,閱者得此,則回憶前文,更自瞭然,而作者之苦心,益可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