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書》卷四十一 列傳第三十五◎王規 劉瑴 宗懍 王承 褚翔 蕭介從父兄洽 褚球 劉孺弟覽遵劉潛弟孝勝 孝威 孝先 殷芸 蕭幾



孺少與從兄苞、孝綽齊名。苞早卒,孝綽數坐免黜,位並不高,惟孺貴顯。有文集二十卷。子芻,著作郎,早卒。孺二弟:覽、遵。

覽,字孝智,十六通《老》、《易》。歷官中書郎,以所生母憂,廬於墓。再期,口不嘗鹽酪,冬止著單布。家人患其不勝喪,中夜竊置炭於床下,覽因暖氣得睡,既覺知之,號慟歐血。高祖聞其有至性,數省視之。服闋,除尚書左丞。性聰敏,尚書令史七百人,一見並記名姓。當官清正,無所私。姊夫御史中丞褚湮、從兄吏部郎孝綽,在職頗通贓貨,覽劾奏,並免官。孝綽怨之,嘗謂人曰:"犬齧行路,覽噬家人。"出為始興內史,治郡尤勵清節。還復為左丞,卒官。

遵,字孝陵。少清雅,有學行,工屬文。起家著作郎、太子舍人,累遷晉安王宣惠、雲麾二府記室,甚見賓禮,轉南徐州治中。王后為雍州,復引為安北諮議參軍,帶邔縣令。中大通二年,王立為皇太子,仍除中庶子。遵自隨藩及在東宮,以舊恩,偏蒙寵遇,同時莫及。大同元年,卒官。皇太子深悼惜之,與遵從兄陽羨令孝儀令曰:

賢從中庶,奄至殞逝,痛可言乎!其孝友淳深,立身貞固;內含玉潤,外表瀾清。美譽嘉聲,流於士友;言行相符,終始如一。文史該富,琬琰為心;辭章博贍,玄黃成采。既以鳴謙表性,又以難進自居,未嘗造請公卿,締交榮利。是以新沓莫之舉,社武弗之知。自阮放之官,野王之職,棲遲門下,已逾五載;同僚已陟,後進多升,而怡然清靜,不以少多為念。確爾之志,亦何易得?西河觀寶,東江獨步,書籍所載,必不是過。

吾昔在漢南,連翩書記,及忝朱方,從容坐首。良辰美景,清風月夜,鷁舟乍動,朱鷺徐鳴,未嘗一日而不追隨,一時而不會遇。酒蘭耳熱,言志賦詩,校覆忠賢,榷揚文史,益者三友,此實其人。及弘道下邑,未申善政,而能使民結去思,野多馴雉,此亦威鳳一羽,足以驗其五德。比在春坊,載獲申晤,博望無通賓之務,司成多節文之科。所賴故人,時相媲偶;而此子溘然,實可嗟痛。"惟與善人",此為虛說;天之報施,豈若此乎!想卿痛悼之誠,亦當何已。往矣奈何,投筆惻愴。

吾昨欲為志銘,並為撰集。吾之劣薄,其生也不能揄揚吹歔,使得騁其才用,今者為銘為集,何益既往?故為痛惜之情,不能已已耳。

劉潛,字孝儀,秘書監孝綽弟也。幼孤,與兄弟相勵勤學,並工屬文。孝綽常曰"三筆六詩",三即孝儀,六孝威也。天監五年,舉秀才。起家鎮右始興王法曹行參軍,隨府益州,兼記室。王入為中撫軍,轉主簿,遷尚書殿中郎。敕令制《雍州平等金像碑》,文甚宏麗。晉安王綱出鎮襄陽,引為安北功曹史,以母憂去職。王立為皇太子,孝儀服闋,仍補洗馬,遷中舍人。出為戎昭將軍、陽羨令,甚有稱績,擢為建康令。大同三年,遷中書郎,以公事左遷安西諮議參軍,兼散騎常侍。使魏還,復除中書郎。頃之,權兼司徒右長史,又兼寧遠長史、行彭城琅邪二郡事。累遷尚書左丞,兼御史中丞。在職彈糾無所顧望,當時稱之。十年,出為伏波將軍、臨海太守。是時政網疏闊,百姓多不遵禁。孝儀下車,宣示條制,勵精綏撫,境內翕然,風俗大革。中大同元年,入守都官尚書。太清元年,出為明威將軍、豫章內史。二年,侯景寇京邑,孝儀遣子勵帥郡兵三千人,隨前衡州刺史韋粲入援。三年,宮城不守,孝儀為前歷陽太守莊鐵所逼,失郡。大寶元年,病卒,時年六十七。

孝儀為人寬厚,內行尤篤。第二兄孝能早卒,孝儀事寡嫂甚謹,家內巨細,必先諮決。與妻子朝夕供事,未嘗失禮。世以此稱之。有文集二十卷,行於世。

第五弟孝勝,歷官邵陵王法曹、湘東王安西主簿記室、尚書左丞。出為信義太守,公事免。久之,復為尚書右丞,兼散騎常侍。聘魏還,為安西武陵王紀長史、蜀郡太守。太清中,侯景陷京師,紀僣號於蜀,以孝勝為尚書僕射。承聖中,隨紀出峽口,兵敗,被執下獄。世祖尋宥之,起為司徒右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