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書》卷五十四 列傳第四十八◎諸夷



宕昌國,在河南之東南,益州之西北,隴西之西,羌種也。宋孝武世,其王梁帟忽始獻方物。天監四年,王梁彌博來獻甘草、當歸,詔以為使持節、都督河、涼二州諸軍事、安西將軍、東羌校尉、河、涼二州刺史、隴西公、宕昌王,佩以金章。彌博死,子彌泰立;大同七年,復授以父爵位。其衣服、風俗與河南略同。

鄧至國,居西涼州界,羌別種也。世號持節、平北將軍、西涼州刺史。宋文帝時,王象屈耽遣使獻馬。天監元年,詔以鄧至王象舒彭為督西涼州諸軍事,號安北將軍。五年,舒彭遣使獻黃耆四百斤、馬四匹。其俗呼帽曰突何,其衣服與宕昌同。

武興國,本仇池。楊難當自立為秦王,宋文帝遣裴方明討之,難當奔魏。其兄子文德又聚眾茄盧,宋因授以爵位,魏又攻之,文德奔漢中。從弟僧嗣又自立,復戍茄盧。卒,文德弟文度立,以弟文洪為白水太守,屯武興,宋世以為武都王。武興之國,自於此矣。難當族弟廣香又攻殺文度,自立為陰平王、茄盧鎮主。卒,子炅立;炅死,子崇祖立;崇祖死,子孟孫立。齊永明中,魏氏南梁州刺史、仇池公楊靈珍據泥功山歸款,齊世以靈珍為北梁州刺史、仇池公。文洪死,以族人集始為北秦州刺史、武都王。天監初,以集始為使持節、都督秦、雍二州諸軍事、輔國將軍、平羌校尉、北秦州刺史、武都王,靈珍為冠軍將軍,孟孫為假節、督沙州刺史、陰平王。集始死,子紹先襲爵位。二年,以靈珍為持節、督隴右諸軍事、左將軍、北梁州刺史、仇池王。十年,孟孫死,詔贈安沙將軍、北雍州刺史。子定襲封爵。紹先死,子智慧立。大同元年,克復漢中,智慧遣使上表,求率四千戶歸國,詔許焉,即以為東益州。

其國東連秦嶺,西接宕昌,去宕昌八百里,南去漢中四百里,北去岐州三百里,東去長安九百里。本有十萬戶,世世分減。其大姓有符氏、姜氏。言語與中國同。著烏皂突騎帽、長身小袖袍、小口袴、皮靴。地植九穀。婚姻備六禮。知書疏。種桑麻。出r、絹、精布、漆、蠟、椒等。山出銅鐵。

芮芮國,蓋匈奴別種。魏、晉世,匈奴分為數百千部,各有名號,芮芮其一部也。自元魏南遷,因擅其故地。無城郭,隨水草畜牧,以穹廬為居。辮髮,衣錦,小袖袍,小口袴,深雍靴。其地苦寒,七月流澌亘河。宋升明中,遣王洪軌使焉,引之共伐魏。齊建元元年,洪軌始至其國,國王率三十萬騎,出燕然山東南三千餘里,魏人閉關不敢戰。後稍侵弱。永明中,為丁零所破,更為小國而南移其居。天監中,始破丁零,復其舊土。始築城郭,名曰木末城。十四年,遣使獻烏貂裘。普通元年,又遣使獻方物。是後數歲一至焉。大同七年,又獻馬一匹、金一斤。其國能以術祭天而致風雪,前對皎日,後則泥潦橫流,故其戰敗莫能追及。或於中夏為之,則曀而不雨,問其故,以暖雲。

史臣曰:海南東夷西北戎諸國,地窮邊裔,各有疆域。若山奇海異,怪類殊種,前古未聞,往牒不記。故知九州之外,八荒之表,辯方物土,莫究其極。高祖以德懷之,故朝貢歲至,美矣。

《梁書》 唐·姚思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