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史》卷四十八 志第十七下



中京大內都部署司

中京大內都部署。聖宗開泰元年見中京大內都部署。

中京大內副部署

南京宣徽院

南京宣徽使。道宗壽隆元年見宣徽使耶律特末。

知南京宣徽院使事

知南京宣徽院事

南京宣徽副使

同知南京宣徽院事

南京處置使司。聖宗開泰元年見秦王隆慶為燕京管內處置使。

燕京管內處置使

南京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司

南京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蕭討古,乾亨初為南京侍衛親軍都指揮使。

南京馬步副指揮使

南京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司

南京馬軍都指揮使

南京馬軍副指揮使

南京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司

南京步軍都指揮使

南京步軍副指揮使

南京栗園司

典南京栗園

雲州宣諭招撫使司

雲州管內宣諭招撫使二員。統和四年見韓毗哥、邢抱朴為雲州管內宣諭招撫使。

南面大蕃府官

黃龍府

知黃龍府事。興宗重熙十三年見知黃龍府事耶律甌里斯。

同知黃龍府事

黃龍府判官

黃龍府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

黃龍府侍衛親軍都指揮使

黃龍府侍衛親軍副指揮使

黃龍府侍衛馬軍都指揮使

黃龍府侍衛步軍都指揮使

黃龍府侍衛馬軍副指揮使

黃龍府侍衛步軍副指揮使

黃龍府學

博士

助教

興中府

知興中府事。鹹雍元年見知興中府事楊績。

同知興中府事

興中府判官

興中府學

博士

助教

南面方州官

遼東西、燕,秦、漢、唐已置郡縣,設官職矣。高麗、渤海因之。至遼,五京列峙、包括燕、代,悉為畿甸。二百餘年,城郭相望,田野益辟。冠以節度,承以觀察、防禦、團練等使,分以刺史、縣令,大略採用唐制。其間宗室、外戚、大臣之家,築城賜額,謂之“頭下州軍”;唯節度使朝廷命之,後往往皆歸王府。不能州者謂之軍,不能縣者謂之城,不能城者謂之堡。其設官則末詳雲。

節度使職名總目:

某州某軍節度使

某州某軍節度副使

同知節度使事。耶律玦,重熙中同知遼興軍節度使事。

行軍司馬

軍事判官

掌書記。劉伸,重熙五年為彰武軍節度使掌書記。

衙官

某馬步軍都指揮使司

都指揮使

副指揮使

某馬軍指揮使司

指揮使

副指揮使

某步軍指揮使司

指揮使

副指揮使

上京道:

懷州奉陵軍節度使司

慶州玄寧軍節度使司

泰州德昌軍節度使司

長春州韶陽軍節度使司

儀坤州啟聖軍節度使司

龍化州興國軍節度使司

饒州匡義軍節度使司

徽州宣德軍節度使司

成州長慶軍節度使司

懿州廣順軍節度使司

渭州高陽軍節度使司

鎮州建安軍節度使司

東京道:

開州鎮國軍節度使司

保州宣義軍節度使司

辰州奉國軍節度使司

興州中興軍節度使司

海州南海軍節度使司

淥州鴨淥軍節度使司

顯州奉先軍節度使司

乾州廣德軍節度使司

貴德州寧遠軍節度使司

瀋州昭德軍節度使司

遼州始平軍節度使司

通州安遠軍節度使司

雙州保全軍節度使司

同州鎮安軍節度使司

鹹州安東軍節度使司

信州彰聖軍節度使司

賓州懷化軍節度使司

懿州寧昌軍節度使司

蘇州安復軍節度使司

復州懷德軍節度使司

祥州瑞聖軍節度使司

中京道:

成州興府軍節度使司

興中府彰武軍節度使司

宜州崇義軍節度使司

錦州臨海軍節度使司

川州長寧軍節度使司

建州保靜軍節度使司

來州歸德軍節度使司

南京道:

幽州盧龍軍節度使司

平州遼興軍節度使司

西京道:

雲中大同軍節度使司

雲內州開遠軍節度使司

奉聖州武定軍節度使司

蔚州忠順軍節度使司

應州彰國軍節度使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