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史》卷四十八 志第十七下



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司

侍衛控鶴兵馬都指揮使司

侍衛漢軍兵馬都指揮使司

四軍兵馬都指揮使司

歸聖軍兵馬都指揮使司。聖宗統和五年,以宋降軍置七指揮署,左右廂,凡四十二員。七年,隸總管府。

歸聖軍左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歸聖軍右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一左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一右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二左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二右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三左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三右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四左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四右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五左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五右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六左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六右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七左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七右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宣力軍都指揮使司

四捷軍都指揮使司

天聖軍都指揮使司

漢軍都指揮使司

諸軍都團練使職名總目:

某軍都團練使。趙思溫,太祖神冊二年為漢軍都團練使。

某軍都團練副使

某軍團練判官

漢軍都團練使司

諸軍兵馬都總管府職名總目:

某兵馬都總管。聖宗太平四年見兵馬都總管。

某兵馬副總管

同知某兵馬事

某兵馬判官

兵馬都總管府

歸聖軍兵馬都總管府

南面邊防官

三皇、五帝寬柔之化,澤及漢、唐。好生惡殺,習與性成。雖五代極亂,習於戰鬥者才幾人耳。宋以文勝,然遼之邊防猶重於南面,直以其地大民眾故耳。卒之親仁善鄰,桴鼓不鳴幾二百年。此遼之所以為美也歟。

易州飛狐招安使司。聖宗統和二十三年改安撫使司。

易州飛狐兵馬司。道宗鹹雍四年改易州安撫司。

易州飛狐招撫司

西南面招安使司。耶律合住,景宗保寧初為西南面招安使。

巡檢使司。耶律合住,景宗保寧中為巡檢使。

五州都總管府。耶律速撒,穆宗應歷初為義、霸、祥、順、聖五州都總管。

山後五州都管司。聖宗統和四年見蒲奴寧為山後五州都管。

五州制置使司。聖宗開泰九年見霸、建、宜、白川、錦五州制置使。

三州處置使司。韓德樞,太宗時為平、灤、營三州處置使。

霸州處置使。統和二十七年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