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第五卷)》第九章


的降臣。這群北京降臣本來不想前來,可是既然逃不出城門,又無處可躲,便不得
不前來了。他們並不打算逃往西安,又明明知道吳三桂一到會大禍降身,因此在等
候的時候,一個個面色如土,驚魂不定,互相偷看,交換眼色。從西安來的降臣,
自認為從“龍”在先,家在長安,退回關中,富貴仍在,雖然心中為戰事擔憂,卻
神色比較鎮靜,有人還因為“躬逢開國盛典”而感到振奮和驕傲。
一個太監走到丹墀一角,揮動三次長鞭,也就是靜鞭。文武百官在三聲靜鞭響
後,更加寂靜無聲。王長順穿著御馬寺六品文官朝服,立在文官隊中,忽然想到當
年他趕牲口的時候,在曠野中也能把鞭子扯得這么響。正在胡思亂想之際,突然從
武英門外的金水橋南邊響了三聲火銃,跟著鞭炮響起來,非常熱鬧。按道理說,靜
鞭響後,皇上出來之前,應該一點聲音不許再有。可是現在的這個特殊情況,卻在
李自成東征之前研究登極大典的朝儀的時候已經定下了。當時陝西籍的武將們希望
在皇上登極時放三眼銃,放鞭炮。他們說:“鄉下辦喜事,都要有三眼銃,有鞭炮。
皇上登極,應該更加威武,更加熱鬧,豈可不放三眼銃,不放鞭炮?”這當然不合
朝儀。禮政府尚書鞏焴只好求首相牛金星決定。牛金星不贊成放三眼銃和鞭炮,但
也不敢違背陝西武將們的意思。有一次他同劉宗敏一起進宮來議事,當面向李自成
請示。李自成笑而不答,望望劉宗敏。劉宗敏說:
“前朝沒有的,我們來個新興吧。如今還在馬上打天下,應該與太平時候不同。
這一次要放三眼銃,要放‘萬字頭’的大鞭炮,下不為例好了。”
李自成笑著點點頭。於是今天的登極大典就有了三眼銃和“萬字頭”的鞭炮,
使官中一下子熱鬧起來了。
鞭炮響過之後,有鴻臚寺官員進入武英殿,轉到東暖閣,但沒有進去。有一個
宮女揭開黃緞繡龍門帘,跪在地下磕了三個頭,說道:
“恭請皇上起駕!”
李自成頭戴平天冠,冠前有十二行寶石珠串直垂到眉毛上邊。身穿黃緞繡龍袍,
前後的“潮水”全用藍色,表示大順朝是“水德王”。腰系玉帶,腳穿直緞粉底金
線繡龍嵌珠雲頭靴。他正端坐在御座上,心神不寧。長久以來,他就盼望著登極這
一天;如今這一天來到了,卻又不是他所盼望的。他沒有料到在山海關敗得如此慘
重。雙喜、李友、李強等幾十員愛將,二三萬追隨他多年的偏將、校尉和士兵,死
在石河西岸和潰退的路上。昨夜他得到兩次十萬火急軍情稟報。一個稟報說吳三桂
和胡人的步騎大軍正在向北京趕來。另一個是劉芳亮來的密奏,說是河南、山東到
處叛亂,紛紛將大順朝的州縣官,或殺死,或趕走,或捉到送往南邊新建立的明朝。

他感到害怕,不知下一步如何是好。剛才聽見武英門外的鞭炮聲,儘管那么熱
鬧,他的心頭卻感到異常空虛。而對於山海關大戰,他感到無限的悔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