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野仙蹤》連城璧盟心修古洞 溫如玉破產出州監

今按下於冰,且說陳大經、嚴世蕃原是一對刻薄小人,在歸德府審了一月有餘的叛案, 他倒不為與朝廷家辦事,全是藉此為收羅銀錢,報復私仇之地。凡遠年近歲,官場私際中有 一點嫌怨者,必要差人通速訊息,著叛賊們扳拉;本人或親戚族黨仕途中人被乾連者,也不 知壞了多少。不但容留賊眾的人家,就是一飲二食的地方,也要吹毛求疵,於中追尋富戶, 透出音信來,著用錢買命。曹邦輔深知嚴嵩父於利害,也只好語言間行個方便,賴情面開脫 一二無辜人,那裡敢參奏他們?明帝屢屢下旨,飭諭不準乾連平人;他二人那裡把這諭旨放 在心上,只以弄錢為重。一日,拿到叛案內一散賊,叫吳康,夾訊之下,總著他說富戶人 家,停留飲食並頑鬧過的地方。吳康開寫了十數人,內中就有溫如玉在內。陳大經問道: “你所開人數內中有個泰安州溫公子,想必他家做現任官么?”吳康道:“小的也是各處閒 游,替師尚詔勾引人入伙。今年春間,到泰安州長太莊中,說有個溫公子最好賭,又說他父 親昔年做過總督,手裡甚是有錢。”陳大經聽了,心內甚喜,笑問道:“他叫甚名字?”吳 康道:“小的倒沒有問他的名字,止聽得人都叫他溫公子,也有叫他溫大爺的。”大經道: “他既是個公子,又家中大富,他如何肯與你頑錢?”吳康道:“小的先在長太莊觀音廟中 住,和人家頑了幾次,同賭的人見小的頗有銀錢,就請小的到謝秀才家去頑,與這溫公子前 後賭了三次,倒輸與他一百多兩。”嚴世蕃道:“你在這溫公子家住過幾天?”吳康道: “小的從未到他家裡去。”世蕃道:“你在他莊內共勾去多少人?”陳大經道:“大人不用 問他這話,只同他長太莊中有財勢象溫公子的還有幾個?”吳康道:“小的在那邊並未勾去 一人,止聽得溫公子是個大家,餘人沒聽得說。”陳大經隨即發了溫公子窩藏叛黨吳康,謀 為不軌的火票,又札諭泰安文武官員同去役協拿,添差解送歸德等語。事關叛逆,急同風 火,不過數日,即到了泰安。這日,溫如玉正在家中,著人擺列菊花,要請朋友們賞玩。猛 見管門人跑來,說道:“州里老爺和營里守備爺,帶著許多人拜大爺來了。”如玉摸不著頭 腳,一邊更衣,一邊吩咐預備茶水;又著廚下收拾便飯。剛迎接到二門口外,只見文武兩官 已走入大門,守備看見如玉,指向眾人道:“那就是溫公子,拿了!”眾人跑上去,便將如 玉上了大鎖,蜂擁而去。把些大小家人都嚇呆了!立即鬨動了一莊人。他的朋友也有怕乾連 躲避的,也有趕去打聽的,也有素日吃不上油水暢快的。如玉的母親,聽得將兒子平白拿 去,嚇得心膽皆碎,忙差人去州里打聽。晚間家人們回來說道:“大爺是為窩藏河南叛案內 一個姓吳的,明日就要起解去河南聽審。”黎氏道:“你大爺如今在哪裡?”家人們道: “大爺已在監中了!小的們又不敢去問,這還是州中宅門上透的信兒。”黎氏同兒媳洪氏大 哭起來。家人們道:“太太哭也無益,不如將大爺素日交厚的朋友,都連夜請來相商,看他 們有個救法沒有。”黎氏著人分頭去請,眾人聽知是叛案,一個個躲了個精光。說害怕的一 半,說不在家的一半;街上遇著的,又以急緊事推辭。眾家人跑到二更時分,端的沒請來一 個。至四更後,家人們說道:“黎大爺來了!”黎氏是本城黎指揮之女兒,他有個侄子叫黎 飛鵬,與如玉是嫡親表兄弟。黎氏見侄兒入來,便放聲大哭。飛鵬道:“有要緊話,向姑母 說,此時不是哭的時候。表弟逐日家狐朋狗友,弄出這樣彌天大禍來。他一入監,我就去州 衙門打聽。來文上言:溫公子窩藏叛賊吳康,著泰安文武官添差押解,赴歸德研審。”黎氏 道:“你表弟從沒留個姓吳的在家中住,這話是哪裡說起?”飛鵬道:“他日日頑錢,不在 張三家,就在李四家,三山五嶽什麼人兒沒有?被他們扳控出來就是天大的禍患。刻下此事 關係甚大,我與州中門上家人胡五爺相商,他說這事若問在裡面,是要滅族的,受刑罰還是 小事。他如今已代我們在文武衙門,並歸德提差說合停妥,定要三千五百兩銀子,上下分 用。言明過一月後方才提解,著我們速差妥當人到歸德去解說。又著我見了提差,見幾個 錢,包管無一點事。又領我到監里與表弟說明。表弟恐姑母結計,著我來稟明。”黎氏著急 道:“家中那有這些銀子?”飛鵬道:“表弟也說來著,城中兩處貨鋪里先盡現銀湊辦,安 頓住提差並文武衙門再講。我此刻就趕回來(去),明日還要與他們過兌銀子,姑母只管放 開懷抱。”說罷,辭了出來,仍回城去。黎氏聽了,心上略略的安些。次日,三鼓時候,將 銀兩如數交付州衙胡五。文武兩處並提差以及捕衙,各得了賄賂,樂得靜候。飛鵬又向提差 討問門路,提差等俱一一詳細說知,飛鵬又轉說與如玉。如玉將他鋪中夥計俱叫入監中,著 他們將生意折變與人,好差人去歸德料理。眾夥計見事關重大,只得另尋財主,墊他這生 意。跑亂了七八天,方才有人成交。除用去三千五百兩,止剩下七千一百兩本銀,兩處鋪房 止算了一千兩,向如玉說知。如玉自出娘胎胞,從未受半點委曲,今在監中雖不繩鎖,欽他 獨自坐在一間屋內,又不乾淨,真是片刻也過不得,屢次煩人向州官說,要討保回家,州官 不敢擔承。文武兩處衙門,一遞一日與如玉送酒食,只不放他出去,又準著家中人只管入監 伺候。如今聽見有人要佃他的生意,有八千一百兩銀子,便滿心歡喜,也不管人家占了多少 便宜,一說就依允。眾夥計又要靠新財主過日月,那一個肯將良心發現,替如玉爭論?且大 家攛掇著與新財主立了永無反悔的文契,憑中證打了圖書,畫了花押,做的鐵城牆一般堅 固。如玉只急的要出監,可惜連鋪房並貨物二萬有餘的生意,只八千一百兩了絕。泰安城中 人無不嘆恨,都罵他是敗子中之憨子、痴子。他表兄飛鵬知道亦有利,心不依起來,眾伙又 著新財主暗中送了三百兩完事。其中如玉的家人有能幹者,大家還分用了五六百商,也是眾 夥計作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