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卷二百八十六 列傳第一百七十四



朱應登,字升之。弘治中進士,歷雲南提學副使,遷參政。恃才傲物,中飛語,罷歸。子日藩,嘉靖間進士,終九江知府。能文章,世其家。

南都自洪、永初,風雅未暢。徐霖、陳鐸、金琮、謝璿輩談藝正德時,稍稍振起。自璘王詞壇,士大夫希風附塵,厥道大彰。許谷,陳鳳,璿子少南,金大車、大輿、金鑾,盛時泰,陳芹之屬,並從之游。谷等皆里人,鑾僑居客也。儀真蔣山卿、江都趙鶴亦與璘遙相應和。沿及末造,風流未歇雲。

鄭善夫,字繼之,閩縣人。弘治十八年進士。連遭內外艱,正德六年始為戶部主事,榷稅滸墅,以清操聞。時劉瑾雖誅,嬖倖用事。善夫憤之,乃告歸,築草堂金鰲峰下,為遲清亭,讀書其中,曰:“俟天下之清也。”寡交遊,日晏未炊,欣然自得。起禮部主事,進員外郎。武宗將南巡,偕同列切諫,杖於廷,罰跪五日。善夫更為疏草,置懷中,屬其仆曰:“死即上之。”幸不死,嘆曰:“時事若此,尚可靦顏就列哉!”乞歸未得,明年力請,乃得歸。嘉靖改元,用薦起南京刑部郎中,未上,改吏部。行抵建寧,便道游武夷、九曲,風雪絕糧,得病卒,年三十有九。善夫敦行誼,婚嫁七弟妹,貲悉推予之,葬母黨二十二人。所交盡名士,與孫一元、殷雲霄、方豪尤友善。作詩,力摹少陵。

雲霄,字近夫,壽張人,善夫同年進士。作蓄艾堂,聚書數千卷,以作者自命。正德中,官南京給事中。武宗納有娠女子馬姬宮中,雲霄偕同官疏諫,引李園、呂不韋事為諷,不報。卒官,年三十有七。鄉人穆孔暉畏雲霄峭直,曰:“殷子恥不善,不啻負穢然。”

方豪,字思道,開化人。正德三年進士。除崑山知縣,遷刑部主事。諫武宗南巡,跪闕下五日,復受杖。歷官湖廣副使,罷歸。一元,見《隱逸傳》。

閩中詩文,自林鴻、高棅後,閱百餘年,善夫繼之。迨萬曆中年,曹學佺、徐勃輩繼起,謝肇淛、鄧原岳和之,風雅復振焉。

學佺詳見後傳。勃,字興公,閩縣人。兄熥,萬曆間舉人。勃以布衣終。博聞多識,善草隸書。積書鰲峰書舍至數萬卷。

肇淛,字在杭。萬曆三十年進士。官工部郎中,視河張秋,作《北河紀略》,具載河流原委及歷代治河利病。終廣西右布政使。原岳,字汝高,亦閩縣人,肇淛同年進士,終湖廣副使。

陸深,字子淵,上海人。弘治十八年進士,二甲第一。選庶吉士,授編修。劉瑾嫉翰林官亢己,悉改外,深得南京主事。瑾誅,復職,歷國子司業、祭酒,充經筵講官。奏講官撰進講章,閣臣不宜改竄。忤輔臣,謫延平同知。晉山西提學副使,改浙江。累官四川左布政使。松、茂諸番亂,深主調兵食,有功,賜金幣。嘉靖十六年召為太常卿兼侍讀學士。世宗南巡,深掌行在翰林院印,御筆刪侍讀二字,進詹事府詹事,致仕。卒,諡文裕。深少與徐禎卿相切磨,為文章有名。工書,仿李邕、趙孟頫。嘗鑒博雅,為詞臣冠。然頗倨傲,人以此少之。

同邑有王圻者,字元翰。嘉靖四十四年進士。除清江知縣,調萬安。擢御史,忤時相,出為福建按察僉事,謫邛州判官。兩知進賢、曹縣,遷開州知州。歷官陝西布政參議,乞養歸,築室淞江之濱,種梅萬樹,目曰梅花源。以著書為事,年逾耄耋,猶篝燈帳中,丙夜不輟。所撰《續文獻通考》諸書行世。

初,圻以奏議為趙貞吉所推。張居正與貞吉交惡,諷圻攻之,不應。高拱為圻座主,時方修隙徐階,又以圻為私其鄉人不助己,不能無恚,遂摭拾之。

王廷陳,字穉欽,黃岡人。父濟,吏部郎中。廷陳穎慧絕人,幼好弄,父抶之,輒大呼曰:“大人奈何虐天下名士!”正德十二年成進士,選庶吉士,益恃才放恣。故事,兩學士為館師,體嚴重,廷陳伺其退食,獨上樹杪,大聲叫呼。兩學士無如之何,佯弗聞也。武宗下詔南巡,與同館舒芬等七人將疏諫,館師石珤力止之。廷陳賦《烏母謠》,大書於壁以刺,珤及執政皆不悅。已而疏上,帝怒,罰跪五日,杖於廷。時已改吏科給事中,乃出為裕州知州。廷陳不習為吏,又失職怨望,簿牒堆案,漫不省視。夏日裸跣坐堂皇,見飛鳥集庭樹,輒止訟者,取彈彈之。上官行部,不出迎。已而布政使陳鳳梧及巡按御史喻茂堅先後至,廷陳以鳳梧座主,特出迓。鳳梧好謂曰:“子候我固善,御史即來,候之當倍謹。”廷陳許諾。及茂堅至,銜其素驕蹇,有意裁抑之,以小過榜州吏。廷陳為跪請,茂堅故益甚。廷陳大罵曰:“陳公誤我。”直上堂搏茂堅,悉呼吏卒出,鎖其門,禁絕供億,且將具奏。茂堅大窘,鳳梧為解,乃夜馳去。尋上疏劾之,適裕人被案者逸出,奏廷陳不法事,收捕系獄,削籍歸。世宗踐阼,前直諫被謫者悉復官,獨廷陳以畦吏議不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