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卷二百九十四 列傳第一百八十二



陳璸,漳浦人。天啟五年進士。授慈谿知縣。崇禎十年為袁州推官,拒楚賊有功。屢遷右參議,分守湖南,討平八排賊。十六年,張獻忠陷長沙,圍參政周鳳岐於澧州。璸督兵往救,軍敗,被執。欲降之,不屈,斷手割肝而死。鳳岐,永康人。萬曆末年進士。歷工部郎中,掌節慎庫,忤奄人,落職歸。崇禎初,起故宮,進四川副使。苗人爭界,為立碑畫疆以定之。改右參政,分守澧州。賊來犯,援軍敗沒,城遂陷。賊帥親解其縛,說以降,怒罵而死。

王徵俊,字夢卜,陽城人。天啟五年進士。授韓城知縣。崇禎初,流賊來犯,御卻之。坐大計,謫歸德照磨。巡按御史李日宣薦於朝,給事中呂黃鐘請用天下必不可少之人,亦及徵俊,乃量移滕縣知縣。累官右參政,分守寧前,以憂歸。十七年二月,賊陷陽城,被執不屈,系之獄。士民爭頌其德,賊乃釋之。抵家北面再拜,投繯卒。

其時士大夫居家盡節者,靈石宋之俊、翼城史可觀、陽曲朱慎鏤。之俊舉進士,歷官登萊監軍副使,忤巡按謝三賓,互訐於朝,落職歸。三賓亦貶秩。及遇變,之俊受刑死。妻喬詈賊撞階死。女斂屍畢,拔簪刺喉死。可觀,太常少卿學遷子。官中書舍人,加鴻臚少卿。城陷,自縊死。慎鏤,晉府宗室,攝靈丘郡王府事。賊陷太原,冠帶祀家廟,驅家人入廟中,焚之,己亦投火死。

丁泰運,字孟尚,澤州人。崇禎十三年進士。除武陟知縣,調河內,著廉直聲。十七年二月,賊將劉方亮自蒲坂渡河。巡按御史蘇京託言塞太行道,先遁去,與陝西巡撫李化熙同抵寧郭驛。俄兵變,化熙被傷走。兵執京,披以婦人服,令插花行,稍違,輒抶之以為笑樂。叛將陳永福引賊至,京即迎降。賊遂逼懷慶,監司以下皆竄。泰運獨守南城,力不支,被執。賊擁見方亮,使跪不屈,燒鐵鎖炙之,亦不從,乃遇害。

賊既陷懷慶,尋陷彰德。安陽人尚大倫,字崇雅。由進士歷官刑部郎中。有國學生白夢謙以救黃道周系獄,大倫議寬之,忤尚書意,遂罷歸。城陷,抗節死。參將榆林王榮乃其子師易,皆死之。又有王橓徵,由鄉舉歷官蒲州知州,忤豪宗,謝事歸。為賊所執,傳詣李自成,道憤恨不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