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卷一百十六 列傳第四



晉國絕封凡八年,至英宗即位之二月,乃進封美圭為晉王,還居太原。正統六年薨。子莊王鍾鉉嗣,弘治十五年薨。世子奇源及其子表榮皆前卒,表榮子端王知烊嗣。知烊七歲而孤,能盡哀,居母喪嘔血,芝生寢宮。嘉靖十二年薨。無子,再從子簡王新〈土典〉嗣。新化王表槏、滎澤王表檈者,端王諸父也。表槏先卒,子知節嗣為新化王,亦前卒,二子新〈土典〉、新墧。端王請新〈土典〉嗣新化王,未封而端王薨,表檈謀攝府事。端王妃王氏曰:“王無後,次及新化王,新化父子卒,有孫新〈土典〉在。”即召入府,拜几筵為喪主。表檈忿曰:“我尊行,顧不得王。”上疏言:“新〈土典〉故新化王長子,不得為人後,新〈土典〉宜嗣新化王,新墧宜嗣晉王。”禮部議新〈土典〉宜嗣,是為簡王。新〈土典〉母太妃尚氏嚴,教子以禮。太妃疾,新〈土典〉叩頭露禱。長史有敷陳,輒拜受教。其老也,以弟鎮國將軍新墧子慎鏡攝藩事。萬曆三年薨,慎鏡亦卒。弟惠王慎鋷嗣,七年薨。子穆王敏淳嗣,三十八年薨,子求桂嗣。李自成陷山西,求桂與秦王存樞並為賊所執,入北京,不知所終。

慶成王濟炫,晉恭王子。其生也,太祖方御慶成宴,因以為封。永樂元年徙居潞州,坐擅發驛馬,縱軍人為盜,被責,召還太原。十年徙汾州,薨,謚莊惠。曾孫端順王奇湞,正德中,以賢孝聞,賜敕褒獎。生子七十人,嘉靖初,尚書王瓊聞於朝。嗣王表欒朴茂寡言,孝友好文學。嘉靖三十年壽八十,詔書嘉獎,賚以金幣。輔國將軍奇添,端順王弟也,早卒。夫人王氏守節奉姑六十餘年,世宗時以節孝旌。又溫穆王曾孫中尉知恚病篤,淑人賀氏欲先死以殉,取澒一勺咽之,左右救奪,遂絕飲食,與知恚同時卒。表欒以聞。禮官言《會典》無旌命婦例,世宗特命旌之,謚曰貞烈。

西河王奇溯,定王曾孫。三歲而孤。問父所在,即慟哭。長,刻栴檀為父順簡王像,祀之。母病渴,中夜稽顙禱天,俄有甘泉自地湧出。母飲泉,病良已。及卒,哀毀骨立。子表相嗣,亦以仁孝聞,與寧河王表楠、河東嗣王奇淮並為人所稱。

新堞,恭王七世孫,家汾州。崇禎十四年由宗貢生為中部知縣。有事他邑,土寇乘間陷其城,坐免官。已而復任。署事者聞賊且至,亟欲解印去,新堞毅然曰:“此我致命之秋也。”即受之。得賊所傳偽檄,怒而碎之,議拒守。邑新遭寇,無應者,乃屬父老速去,而己誓必死。妻盧氏,妾薛氏、馮氏,請先死。許之。有女數歲,拊其背而勉之縊。左右皆泣下。乃書表封印,使人馳送京師,冠帶望闕拜,又望拜其母,遂自經。士民葬之社壇側,以妻女祔。先是,土寇薄城,縣丞光先與戰不勝,自焚死。新堞哭之慟,為之誄曰:“殺身成仁,雖死猶生。”至是,新堞亦死難。

周定王橚,太祖第五子。洪武三年封吳王。七年,有司請置護衛於杭州。帝曰:“錢塘財賦地,不可。”十一年改封周王,命與燕、楚、齊三王駐鳳陽。十四年就藩開封,即宋故宮地為府。二十二年,橚棄其國來鳳陽。帝怒,將徙之雲南,尋止,使居京師,世子有燉理藩事。二十四年十二月敕歸藩。建文初,以橚燕王母弟,頗疑憚之。橚亦時有異謀,長史王翰數諫不納,佯狂去。橚次子汝南王有動告變。帝使李景隆備邊,道出汴,猝圍王宮,執橚,竄蒙化,諸子並別徙。已,復召還京,錮之。成祖入南京,復爵,加祿五千石。永樂元年正月詔歸其舊封,獻頌九章及佾舞。明年來朝,獻騶虞。帝悅,宴賜甚厚。以汴梁有河患,將改封洛陽。橚言汴堤固,無重勞民力。乃止。十四年疏辭所賜在城稅課。十八年十月有告橚反者。帝察之有驗。明年二月召至京,示以所告詞。橚頓首謝死罪。帝憐之,不復問。橚歸國,獻還三護衛。仁宗即位,加歲祿至二萬石。橚好學,能詞賦,嘗作《元宮詞》百章。以國土夷曠,庶草蕃廡,考核其可佐饑饉者四百餘種,繪圖疏之,名《救荒本草》。辟東書堂以教世子,長史劉淳為之師。洪熙元年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