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卷四十三 志第十九



資陽(州東。洪武六年十二月置,屬府。十年五月省入簡縣。成化元年七月復置,仍屬府。正德中,改屬州。西有資溪,流入雁水。東有資陽鎮巡檢司,後移治濛溪河。)

崇慶州(元治晉原縣。)洪武中省縣入州。(西有鶴鳴山。西北有尋阝江,東流入新津界。又北有味江,東北有白馬江,皆岷江南出之別名也。西北有永康縣。東南有江源縣,明玉珍復置,洪武初省。西有清溪口巡檢司。)東北距府百十里。領縣一:

新津(州東。南有天社山。南枕大江,一名皂江。東有北江,亦曰新穿水,自府城南流經此合大江。)

漢州(明玉珍復置雒縣,為州治。)洪武四年省縣入州。(東有雒水,有綿水。又西南有湔水,流入雒。又北有雁水,亦流入雒,故雒水亦兼雁水之名。又東北有石亭水,流合綿水。東南有三水關巡檢司。)西南距府百十里。領縣三:

什邡(州西。洪武十年五月省入綿竹縣。十三年十一月復置。西北有章山,雒水出此,亦名雒通山。南有高鏡關,雒水經其南。又西有大逢山。)

綿竹(州西北。西北有紫岩山,綿水出焉。又有紫溪河,一名射水河。又北有睢水關。)

德陽(州東北。洪武十年五月省入漢州。十三年十一月復置。北有鹿頭山,上有鹿頭關。東有綿水。西南有石亭水。南有白馬關巡檢司。)

綿州(元屬潼川府。)洪武三年來屬。十年五月降為縣。十三年十一月復為州。(東有富樂山。西有涪水,源出松潘衛,泫經此,亦曰綿江,下流至合州,合於嘉陵江。又西北有安昌水,一名龍安水,東南流合涪水。又東有潺水,亦合於涪水。東有魏城巡檢司。)西南距府三百六十里。領縣二:

羅江(州南。洪武六年十二月省入綿州。十三年十一月復置。東北有羅江,涪水與安昌水會流處也。又西有黑水,自安縣流入界。又西南有白馬關巡檢司,關與德陽縣鹿頭關相對。)

彰明(州北。洪武十年五月省入綿縣。十三年十一月復置。東北有太華山。西有涪江,北有廉水,西有讓水,俱流入焉。)

茂州(元治汶山縣,屬陝西行省吐番宣慰司。)洪武中省縣入州。十六年復置縣,後復省。(南有岷山,即隴山之南首也。汶江自松潘衛流入,經山下,又東經州城西,東南流,迴環於四川、湖廣、江西三布政司及南直隸之地,入於海,幾七千餘里。南有雞宗關、東有積水關、北有魏磨關三巡檢司。又南有七星關,又有雁門關。東有桃坪關。北有實大關。西北有黃崖關,有汶山長官司,又南有靜川長官司,東南有隴木頭長官司,西南有岳希蓬長官司,俱洪武七年五月置,屬重慶衛。又北有長寧堡,本長寧安撫司,宣德中,平曆日諸蠻置,屬松潘衛。正統元年二月改屬壘溪所。八年六月改屬茂州衛。後廢為堡。)東南距府五百五十里。領縣一:

汶川(州西南。北有七盤山。西有玉輪江,即汶江也,有汶川長官司,洪武七年五月置。西有寒水關巡檢司。又南有徹底關。)

威州(元以州治保寧縣省入。明玉珍復置縣。)洪武二十年五月復省縣入州。(舊治在西北鳳坪里,宣德三年六月遷於保子岡河西。十年六月又遷於保子岡河東千戶所城內。東南有定廉山,鹽溪出焉。又西南有雪山,亦曰西山。北有汶江,西北有赤水,北有平谷水,俱流入焉。東有通化縣,洪武三年省。西北有保子關、徹底關。西南有鎮夷關。)東南距府四百五十里。領縣一:

保(州西北。洪武六年分保寧縣地置。東有汶江。西北有鎮安關。)

保寧府(元屬廣元路。)洪武四年直隸行省。領州二,縣八。西南距布政司七百里。

閬中(倚。成化二十三年建雍王府。弘治三年遷於湖廣衡州府。四年八月建壽王府。正德元年遷於湖廣德安府。舊治在縣東,明玉珍徙於此。東有蟠龍山,其北有鋸山關。又有靈山,其麓為梁山關。南有嘉陵江,即西漢水,自陝西寧羌州流入,至巴縣合大江,亦曰閬水,又曰巴水,其下流曰渝水。有南津關在城南,臨嘉陵江。又有滴水關,在城北玉台山下。又東南有和溪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