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卷六十三 志第三十九



二奏《皇風之曲》:皇風被八表,熙熙聲教宣。時和景象明,紫宸開繡筵。龍袞曜朝日,金爐裊祥煙。濟濟公與侯,被服麗且鮮。列坐侍丹扆,磬折在周鏇。羔豚升華俎,玉饌充方圓。初筵奏《南風》,繼歌賡載篇。瑤觴欣再舉,拜俯禮無愆。同樂及斯辰,於皇千萬年。

奏《平定天下之舞》,曲名《清海宇》。(同前。)

三奏《眷皇明之曲》:赫赫上帝,眷我皇明。大命既集,本固支榮。厥本伊何?育德春宮。厥支伊何?藩邦以寧。慶延百世,澤被群生。及時為樂,天祿是膺。千秋萬歲,永觀厥成。

奏《撫安四夷之舞》,曲名《小將軍》、《殿前歡》、《慶新年》、《過門子》。(俱同前。)

四奏《天道傳之曲》:馬負圖兮天道傳,龜載書兮人文宣。羲畫卦兮禹疇敘,皇極建兮合自然。綿綿歷數歸明主,祥麟在郊威鳳舞。九夷入貢康衢謠,聖子神孫繼祖武,垂拱無為邁前古。

奏《車書會同之舞》,曲名《泰階平》。(同前)

五奏《振皇綱之曲》:《周南》詠麟趾,《卷阿》歌鳳凰。藹藹稱多士,為楨振皇綱。赫赫我大明,德尊逾漢唐。百揆修庶績,公輔理陰陽。峨冠正襟佩,都俞在高堂,坐令八紘內,熙熙民樂康。氣和風雨時,田疇歲豐穰。獻禮過三爵,歡娛良未央。

六奏《金陵之曲》:鐘山蟠蒼龍,石城踞金虎。千年王氣都,於今歸聖主。六代繁華經幾秋,江流東去無時休。誰言天塹分南北,英雄豈但嗤曹劉。我皇昔住濠梁屋,神遊天錫真人服,提兵乘勢渡江來,語臣早獻《金陵曲》。歌金陵,進珍饌,皆八音,繼三嘆。請觀漢祖用兵時,為嘗馮異滹沱飯。

七奏《長楊之曲》:長楊曳綠,黃鳥和鳴。菡萏呈鮮,紫燕輕盈。千花浥露,日麗風清。及時為樂,芳尊在庭。管音嘒嘒,絲韻泠泠,玉振金聲,各奏爾能。皤皤國老,載勸載懲。明德惟馨,垂之聖經。《唐風》示戒,永保嘉名。無已太康,哲人是聽。

八奏《芳醴之曲》:夏王厭芳醴,商湯遠色聲。聖人示深戒,千春垂令名。惟皇登九五,玉食保尊榮。日昃不遑餐,布德延群生。天庖具豐膳,鼎鼐事調烹,豈但資肥甘,亦足養遐齡。達人悟茲理,恆令五氣平。隨時知有節,昭哉天道行。

九奏《駕六龍之曲》:日麗中天漏下遲,公卿侍宴多令儀。簫韶九奏觴九獻,爐煙細逐祥風吹。群臣舞蹈天顏喜,歲熟民康常若此。六龍回駕鳳樓深,寶扇齊開扶玉幾。景星呈瑞慶雲多,兩曜增暉四序和。聖人道大如天地,歲歲年年奈樂何。

進膳曲,《水龍吟》:寶殿祥雲紫氣濛,聖明君,龍德宮。氤氳霧靄,檜柏間青松。龍樓鳳閣,雕樑畫棟,此是蓬萊洞。

太平清樂曲,《太清歌》:萬國來朝進貢,仰賀聖明主,一統華夷。普天下八方四海,南北東西。托聖德,勝堯王,保護家國太平,天下都歸一,將兵器銷為農器。旌旗不動酒旗招,仰荷天地。 《上清歌》:一願四時風調雨順民心喜。攝外國,將寶貝;攝外國,將寶貝;見君王,來朝寶殿里,珊瑚、瑪瑙、玻璃,進在丹墀。 《開天門》:托長生,日月光天德,萬萬歲永固皇基。公卿文武來朝會,開玳筵,捧金杯。

迎膳,奏《水龍吟曲》,與進膳同。升座、還宮、百官行禮,奏《萬歲樂》、《朝天子》二曲,與朝賀同。

大祀慶成大宴,用《萬國來朝隊舞》、《纓鞭得勝隊舞》。

萬壽聖節大宴,用《九夷進寶隊舞》、《壽星隊舞》。冬至大宴,用《贊聖喜隊舞》、《百花聖朝隊舞》。

正旦大宴,用《百戲蓮花盆隊舞》、《勝鼓採蓮隊舞》。

永樂十八年定宴饗樂舞。

一奏《上萬壽之曲》:龍飛定萬方,受天命,振紀綱。彝倫攸敘四海康,普天率土盡來王。臣民舞蹈,嵩呼載揚,稱觴奉吾皇,聖壽天長。

《平定天下舞曲》,其一,《四邊靜》:威伏千邦,四夷來賓納表章。顯禎祥,承乾象,皇基永昌,萬載山河壯。其二,《刮地風》:聖主過堯、舜、禹、湯,立五常三綱。八蠻進貢朝今上,頓首誠惶。朝中宰相,變理陰陽。五穀收成,萬民歡暢。賀吾皇,齊讚揚,萬國來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