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孽海花》第三十回 白水灘名伶擲帽 青陽港好鳥離籠


上面所敘的事,都是在未解決以前彩雲在外放浪的內容。解決以後,彩雲既當眾聲明不再出門,她倒很守信義,並不學時髦派的言行相違。不過叫貴兒暗中通知了孫三兒,若要見面,除非他肯冒險一試武生的好身手,夜間從屋上來。這也是彩雲作難三兒的一種策略。三兒也曉得彩雲的用意,竟不顧死活地先約定時刻,在三更人定後,真做了黃衫客從檐而下。彩雲倒出於意外,自然驚喜欲狂,不覺綢繆備至。三兒乘機把願娶她做正妻的話說了。彩雲要求他只要肯同到南邊,凡事任憑處置。三兒也答應了。從此夜來明去,幽會了好幾次。那夜彩雲正為密運首飾箱出去,約得時間早了一點,以致被張夫人的老媽撞破,鬧了一個賊案。這些情節,我已經在二十六回里敘過,這裡不過補敘些事情的根源,不必絮煩。
幸虧第二天,彩雲就跟了張夫人和金繼元護了雯青靈柩,由水路出京,這案子自然不去深究了。孫三兒也在此時從旱路到津。等到張夫人等在津,把雯青的柩由津海關道成木生招呼,安排在招商局最新下水的新銘船上,家眷包了三個頭等艙,平平安安地出海。孫三兒早坐了怡和公司的船,先到上海,替彩雲暗中布置一切去了。這邊張夫人和彩雲等坐的新銘船,在海中走了五天。那天午後,進了吳淞口,直抵金利源碼頭,碼頭上紮起了素彩松枝,排列了旗鑼牌傘,道、縣官員的公祭,招商局的路祭,雖比不上生前的煊赫排衙,卻還留些子身後的風光餘韻。只為那時招商局的總辦便是顧肇廷,是雯青的至交,先本是台灣的臬台,因蒿目時艱,急流勇退,威毅伯篤念故舊,派了這個清閒的差使。聽見雯青靈柩南歸,知照了當地官廳,顧全了一時場面,也是惺惺惜惺惺,略盡友誼的意思。當下張夫人不願在滬耽擱,已先囑家裡雇好兩隻大船在蘇州河候著,由輪船上將靈柩運到大船上,人也跟了上去,招商局派了一隻小火輪來拖帶。那時彩雲向張夫人要求另雇一隻小船,附拖在後,張夫人也馬馬虎虎地應允了。等到靈柩安頓妥貼,吊送親友齊散,即便鼓輪開行。剛剛走過青陽港,巳在二更以後,大家都沉沉地睡熟了,忽然後面船上人聲鼎沸起來,把張夫人驚醒,只聽後面船上高明停輪,嚷著姨太太的小船沒有了,姨太太的小船不知到哪裡去了。正是:
但願有情成眷屬,卻看出岫便行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