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卷二百二十 列傳七



三月辛巳,復立允礽為皇太子,妃復為皇太子妃。五十年十月,上察諸大臣為太子結黨會飲,譴責步軍統領託合齊,尚書耿額、齊世武,都統鄂繕、迓圖。託合齊兼坐受戶部缺主沈天生賄罪,絞;又以鎮國公景熙首告貪婪不法諸事,未決,死於獄,命剉屍焚之。齊世武、耿額亦以得沈天生賄,絞死。鄂繕奪官,幽禁。迓圖入辛者庫,守安親王墓。上諭謂:“諸事皆因允礽。允礽不仁不孝,徒以言語貨財囑此輩貪得諂媚之人,潛通訊息,尤無恥之甚。”

五十一年十月,復廢太子,禁錮鹹安宮。五十二年,趙申喬疏請立太子,上諭曰:“建儲大事,未可輕言。允礽為太子時,服御俱用黃色,儀註上幾於朕,實開驕縱之門。宋仁宗三十年未立太子,我太祖、太宗亦未豫立。漢、唐已事,太子幼沖,尚保無事;若太子年長,左右群小結黨營私,鮮有能無過者。太子為國本,朕豈不知?立非其人,關係匪輕。允礽儀表、學問、才技俱有可觀,而行事乖謬,不仁不孝,非狂易而何?凡人幼時猶可教訓,及長而誘於黨類,便各有所為,不復能拘制矣。立皇太子事,未可輕定。”自是上意不欲更立太子,雖諭大學士、九卿等裁定太子儀仗,卒未用。終清世不復立太子。

五十四年十一月,有醫賀孟頫者,為允礽福金治疾,允礽以礬水作書相往來,復囑普奇舉為大將軍,事發,普奇等皆得罪。五十六年,大學士王掞疏請建儲,越數日,御史陳嘉猷等八人疏繼上,上疑其結黨,疏留中不下。五十七年二月,翰林院檢討朱天保請復立允礽為太子,上親召詰責,辭連其父侍郎朱都納,及都統銜齊世,副都統戴保、常賚,內閣學士金寶。朱天保、戴保誅死,朱都納及常賚、金寶交步軍統領枷示,齊世交宗人府幽禁。七月,允礽福金石氏卒。上稱其淑孝寬和,作配允礽,辛勤歷有年所,諭大學士等同翰林院撰文致祭。六十年三月,上萬壽節,掞復申前請建儲。越數日,御史陶彝等十二人疏繼上。上乃嚴旨斥掞為奸,並以諸大臣請逮掞等治罪,上令掞及彝等發軍前委署額外章京。掞年老,其子奕清代行。

六十一年,世宗即位,封允礽子弘晳為理郡王。雍正元年,詔於祁縣鄭家莊修蓋房屋,駐劄兵丁,將移允礽往居之。二年十二月,允礽病薨,追封謚。六年,弘晳進封親王。乾隆四年十月,高宗諭責弘晳自視為東宮嫡子,居心叵測,削爵。以允礽第十子弘勩襲郡王。四十五年,薨,謚曰恪。子永曖,襲貝勒。子孫循例遞降,以輔國公世襲。允礽第三子弘晉、第六子弘曣、第七子弘晁、第十二子弘晥皆封輔國公。弘曣卒,謚恪僖。子永瑋,襲。事高宗,歷官左宗正,廣州、黑龍江、盛京將軍。卒,謚恪勤。永曖四世孫福錕,事德宗,官至體仁閣大學士。卒,諡文慎。

誠隱郡王允祉,聖祖第三子。康熙二十九年七月,偕皇太子詣古魯富爾堅嘉渾噶山行宮,上命先還。三十二年,闕里孔廟成,命偕皇四子往祭。凡行圍、謁陵,皆從。三十五年,上親征,允祉領鑲紅旗大營。三十七年三月,封誠郡王。三十八年,敏妃之喪未百日,允祉薙髮,坐降貝勒,王府長史以下譴黜有差。四十三年,命勘三門底柱。四十六年三月,迎上幸其邸園,侍宴。嗣是,歲以為常,或一歲再幸。

四十七年,太子既廢,上以允祉與太子索親睦,召問太子情狀,且曰:“允祉與允礽雖暱,然未{從心}恿其為惡,故不罪也。”蒙古喇嘛巴漢格隆為允禔厭勝廢太子,允祉偵得之,發其事。明年,太子復立,允祉進封誠親王。五十一年,賜銀五千。

聖祖邃律歷之學,命允祉率庶吉士何國宗等輯律呂、算法諸書,諭曰:“古歷規模甚好,但其數目歲久不合。今修曆書,規模宜存古,數目宜準今。”五十三年十一月,書成,奏進。上命以律呂、曆法、算法三者合為一書,名曰律歷淵源。

五十八年,上有事於圜丘,拜畢,命允祉行禮。五十九年,封子弘晟為世子,班俸視貝子。六十年,上命弘晟偕皇四子、皇十二子祭盛京三陵。世宗即位,命允祉守護景陵。雍正二年,弘晟得罪,削世子,為閒散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