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卷三百二十八 列傳一百十五



普吉保,札庫塔氏,滿洲正黃旗人。乾隆三十年,以藍翎侍衛從軍征烏什,有功,補三等侍衛。三十七年,從參贊大臣舒常攻日旁,有功。三十九年,從副將軍豐升額攻凱立葉山,進抵迪噶拉穆札山。賊分三隊,普吉保偕侍衛瑪爾占等夾攻,斃賊無算,賜沖捷巴圖魯名號。四十年,攻噶爾丹寺諸地,連破木城、石碉。上獎普吉保勇往,累擢福建汀州鎮總兵。林爽文為亂,總督常青檄普吉保會剿,五十二年,率水師渡台灣,迭破賊鹿仔港、八卦山,上嘉其奮勉。爽文見師至,退守斗六門、大里杙。普吉保以師進,爽文攻諸羅,赴援,抵笨港,率游擊海亮等殲賊數百,毀賊莊七,得旨嘉獎,賜玉搬指、荷包、蟒袍。笨港潰賊糾眾截我兵,普吉保擊斬甚眾。嗣以駐兵元長莊、月眉莊不進,旨嚴飭。尋攻大埔林,收復斗六門。爽文竄內山,普吉保從諸將徒步陟山搜捕。五十三年,以兵扼科仔坑口,合圍,俘爽文。南路莊大田亦就擒。台灣平,圖形紫光閣。普吉保初克鹿仔港,以福康安疏薦,授台灣總兵。明年,上念台灣初定,慮普吉保不能勝,命解任。尋授廣西左江鎮,坐責把總黎振乾投水死,戍伊犁。卒。

丁朝雄,字伯宜,江蘇通州人。自行伍累擢福建台灣水師副將。乾隆五十一年,以任滿赴部引見,至省城,聞林爽文亂起。朝雄策東港與鳳山犄角,爽文所必爭,白總督常青,請兵屯東港,斷其糧道。常青不能用,遣朝雄還台灣,佐海壇鎮總兵郝壯猷討爽文。

五十二年春,壯猷偕朝雄率兵二千餘擊賊,馘三百,俘二十五。日將暮,賊復來攻,朝雄復殺賊百餘,賊始去。攻鳳山,朝雄乘東門,首諸軍入,鳳山遂復。黃仕簡檄朝雄守安平海口。賊攻府城,朝雄偕知府楊廷樺督兵民力御。賊攻桶盤棧,朝雄為前鋒,出戰,台灣道永福、同知楊廷理率兵民繼,復殺賊百餘,賊敗走。冬,朝雄偕游擊倪賓率兵千二百、義民二千餘攻東港。東港賊數萬,其渠吳豹以海岸淺,度舟不能至,不為備。朝雄遣諜以水注賊炮,乘雨至水漲,遣兵民分道登岸殺賊,俘豹。以兵寡不能克,報常青請益兵。常青令駐港口護餉道。既,令攻竹仔港,毀賊舟。

五十三年春,復攻東港,仍遣諜以水注賊炮,督兵攻渡口,賊驚竄,逐三十餘里,乃倚山而軍。賊夜來犯,朝雄戒勿動;及曉,賊倦,掩擊,大破之。爽文遣其徒來援,朝雄築壘困之。賊潰圍出,設伏斷其歸路,而自將追之,大破賊,遂復東港。福康安上其功,授海壇鎮總兵。既,福康安劾柴大紀受陋規,言朝雄為安平協副將時亦有此,當奪職戍軍台,上以朝雄攻東港戰有功,命留任。林鬎舵、林明灼者,海盜渠也,五十四年,朝雄巡洋至汜澳,破盜巢,得鬎舵等;而明灼拒殺參將張殿魁。上責總督伍拉納,伍拉納以屬朝雄,督舟師出海,遇諸大麥洋,俟其近,發大炮,斃數酋,明灼窮蹙,躍入海,官軍鉤致,俘以歸。

五十五年,追論朝雄在台灣失察天地會邪教,當奪職;上諮伍拉納朝雄在官狀,伍拉納言朝雄督水師捕盜有勞,命還任。五十八年,攝水師提督。五十九年,入覲,至清江浦,病篤。乞罷歸,卒於上海舟中。

鄂輝,碧魯氏,滿洲正白旗人。自前鋒分發四川試用守備。七遷建昌鎮總兵。從大學士阿桂定蘭州回亂,予法什尚阿巴圖魯名號。再遷成都將軍。乾隆五十二年,署四川總督。將軍福康安討台灣亂民林爽文,上命鄂輝率四川屯練降番濟師。尋授參贊,從渡海援嘉義。鄂輝屯東莊溪橋,攻克牛稠山竹柵,嘉義圍解。逐賊至大排竹,殲之。師攻斗六門,賊自山下撲,鄂輝督兵沖截,賊奔逸,攻克大埔林、大埔尾二莊,賊潰。爽文自所居大里杙奔內山番界,鄂輝逐之至集埔。五十三年春,詗知爽文所匿地曰東勢角,福康安督鄂輝及舒亮追捕,自歸仔頭至麻著社,分軍,鄂輝自撲仔離東山路進,舒亮直取東勢角。是役遂俘爽文,亂乃定。上命台灣嘉義立諸將帥生祠,鄂輝與焉。師還,圖形紫光閣,賜雙眼孔雀翎、雲騎尉世職。鄂輝朝熱河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