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卷二百七十六 列傳六十三



四十七年,擢貴州巡撫。貴州苗、仲雜處,號難治。蔭樞至,絕餽遺,省徭役,務以安靜為治。疏請廣鄉試解額,設南籠廳學,以振人文。先後請改石阡、丹川、西堡、寧谷、平州、大華諸土司,設流官。開驛道,自雲南坡至蕉溪二千餘里。又疏言貴州錢糧課稅僅十餘萬,鄰省歲協餉二十餘萬,稍愆期,軍士懸額待餉。請豫撥二十萬儲布政使庫。部議持不可,疏三上,詔特允之。其後紅苗叛,餉賴以無絀。烏蒙、威寧兩土司相仇殺,四川巡撫年羹堯遣吏勘問,土酋匿不出,疏聞,命四川、雲、貴督撫按治。蔭樞先至,遣使招諭,威寧土酋聽命,烏蒙土酋亦自縛出就質,鹹原伏罪釋仇,苗以無事。

五十四年,準噶爾策妄阿喇布坦侵哈密,詔備兵進討。蔭樞累疏請緩師,略云:“小丑不足煩大兵。原皇上息怒,重內治,輕遠略。”上責其妄奏,命馳驛赴軍前周閱詳議。蔭樞抵巴里坤,上疏數千言,請屯兵哈密,以逸待勞。鏇稱病還甘肅,疏乞休,嚴旨譙讓,仍令回巡撫任。蔭樞疏報病癒,上斥蔭樞:“令詣軍前即稱病,令回任病頓愈,情偽顯然。”命解任詣京師。部議阻撓軍務,坐絞,上宥之,遣赴喀爾喀種地。年已八十二,居戍三年,釋還,復故官。六十一年,與千叟宴。世宗御極,召見,賜金歸里。尋卒,年八十七。

音泰,瓜爾佳氏,滿洲鑲紅旗人。初為西安駐防兵。康熙十三年,副都統佛尼勒討吳三桂將譚弘、吳之茂、王屏藩等,音泰隸麾下。師自漢中進克陽平朝天關,駐守梅嶺關,賊夜劫營,音泰力御,中槍折齒,得上賞。明年,佛尼埒攻王輔臣秦州,臨壕列圍,賊突騎出犯,音泰射殪三人,賊駭遁。復進攻西和,屢敗之茂等於鹽關岐山堡。十七年,進攻四川,克保寧、敘州。敘功,授驍騎校,遷防禦。

三十五年,署參領,從西安將軍博霽會大將軍費揚古征噶爾丹,出西路。五月,上親征,出中路,至克魯倫河。值積雨,運糧滯,賊預焚草地,我軍紆道秣馬。音泰言於博霽曰:“聖駕親征,宜倍道前進。”乃急趨昭莫多,大軍繼進,噶爾丹敗遁。敘功,予雲騎尉世職。四十一年,遷佐領。四十二年,上巡西安,令官兵校射,音泰蒙賚與賜宴,尋授協領。

四十三年,擢西安副都統。四十四年,授西寧總兵官。上知其貧,詔陝西督撫助練兵犒賚之資。四十六年諭:“音泰久居西陲,諳習兵事,外藩蒙古及內地軍民交口稱譽。”命擢甘肅提督。四十八年,授川陝總督。入覲,賞花翎及冠服、鞍馬,並御書“攬轡澄清”榜賜之。

四十九年,幹偉番蠻羅都等掠寧番衛,戕冕山營游擊周玉麟,命四川巡撫年羹堯偕提督岳升龍往剿。羹堯至,升龍已擒羅都等三人械送勘問。既定讞,遂先還。升龍偕建昌總兵郝弘勛至會鹽招降,番蠻諸酋原率眾十萬貢納糧馬。音泰請以降酋為土司,分領其眾。因劾羹堯違旨先還,詔奪羹堯職,留任效力。未幾,升龍以疾解任,羹堯知其曾假帑金,議率屬捐俸代償,音泰不從。羹堯遂入告,上允行,並諭音泰宜與巡撫和衷。尋褒其潔清不瞻徇,實心任事。會奉詔申禁遊民越境,令嚴劾縱容官吏。邠州諸屬拘系者四十餘案,每案至數十人。音泰疏言諸人皆藉技營生,無不法狀,應遞解原籍編管;如縱出境,議處所司,上韙之。

以病疏乞休,上曰:“朕前幸西安,知音泰義勇,洊擢至總督。寬嚴並用,軍民無不感戴。朕甚愛惜之,可令在任調攝。”五十二年,復請,許解任還京師,給第宅田畝,以旌其廉。並諭群臣曰:“朕初用音泰,人不知其善,後乃稱朕有知人之明也。”五十三年,卒,賜祭葬,謚清端。初授雲騎尉世職,特命世襲罔替。

鄂海,溫都氏,滿洲鑲白旗人。自筆帖式授內閣中書,歷宗人府郎中,兼佐領。康熙三十二年,聖祖親征噶爾丹,命鄂海赴寧夏儲備牲畜。陝西按察使員缺,上以命鄂海,且諭之曰:“初任外僚,每言潔其身以圖報。及蒞任,輒背其言。朕於數十從臣中簡爾為按察使,爾當益勵素行也。”三十七年,遷布政使。四十年,擢巡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