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第三十回 愛少俊訪友神樂觀 逞風流高會莫愁湖


只見娘子的兄弟王留歌帶了一個人,挑著一擔東西:兩隻鴨,兩隻雞、一隻鵝、一方肉、八色點心、一瓶酒,來看姐姐。杜慎卿道:“來的正好,”他向杜慎卿見禮。杜慎卿拉住了,細看他時,果然標緻,他姐姐著實不如他。叫他進去見了姐姐就出來坐。吩咐把方才送來的雞鴨收拾出來吃酒。他見過姐姐,出來坐著,杜慎卿就把湖亭做會的話告訴了他。留歌道:“有趣!那日我也串一出。”季葦蕭道:“豈但,今日就要請教一隻曲子,我們聽聽。”王留歌笑了一笑。到晚,捧上酒來,吃了一會。鮑廷璽吹笛子,來道士打板,王留歌唱了一隻“碧雲天”一——《長亭餞別》,音韻悠揚,足唱了三頓飯時候才完。眾人吃得大醉,然後散了。
到初三那日,發了兩班戲箱在莫愁湖。季、杜二位主人先到,眾客也漸漸的來了。鮑廷釜領了六七十個唱旦的戲子,都是單上畫了“知”字的,來叩見杜少爺。杜慎卿叫他們先吃了飯,都裝扮起來,一個個都在亭子前走過,細看一番,然後登場做戲。眾戲子應諾去了。
諸名士看這湖亭時,軒窗四起,一轉都是湖水圍繞,微微有點熏鳳,吹得波紋如彀。亭子外一條板橋,戲子裝扮了進來,都從這橋上過。杜慎卿叫掩上了中門,讓戲子走過橋來,一路從迴廊內轉去,進東邊的格子,一直從亭子中間走出西邊的格子去,好細細看他們裊娜形容。當下戲子吃了飯,一個個裝扮起來,都是簇新的包頭,極新鮮的褶子,一個個過了橋來,打從亭子中間走去。杜慎卿同季葦蕭二人,手內暗藏紙筆,做了記認。
少刻,擺上酒席,打動鑼鼓,一個人上來做一齣戲。也有做“請宴”的,也有做“窺醉”的,也有做“借茶”的,也有做“刺虎”的,紛紛不一。後來王留歌做了一出“思凡”。到晚上,點起幾百盞明角燈來,高高下下,照耀如同白日;歌聲縹緲,直入雲霄。城裡那些做衙門的、開行的、開字號店的有錢的人,聽見莫愁湖大會,都來雇了湖中打魚的船,搭了涼篷,掛了燈,都撐到湖中左右來看。看到高興的時候,一個個齊聲喝采,直鬧到天明才散。那時城門已開,各自進城去了。
過了一日,水西門口掛出一張榜來,上寫:第一名,芳林班小旦鄭魁官;第二名,靈和班小旦葛來官;第三名,王留歌。其餘共合六十多人,都取在上面。鮑廷璽拉了鄭魁官到杜慎卿寓處來見,當面叩謝。杜慎卿又稱了二兩金子,托鮑廷璽到銀匠店裡打造一隻金懷,上刻“艷奪櫻桃”四個字,特為獎賞鄭魁官。別的都把荷包、銀子、汗巾、詩扇領了去。
那些小旦,取在十名前的,他相與的大老官來看了榜,都忻忻得意,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