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第四十七回 虞秀才重修元武閣 方鹽商大鬧節孝祠


余大先生看見這般光景,看不上眼,說道:“表弟,我們也不在這裡坐著吃酒了,把祭桌抬到你家,我同舍弟一同到你家坐坐罷。還不看見這些惹氣的事!”便叫挑了祭桌前走。他四五個人一路走著。在街上余大先生道:“表弟,我們縣裡,禮義廉恥一總都滅絕了!也因學官里沒有個好官,若是放在南京虞博士那裡,這樣事如何行的去!”餘二先生道:“看虞博士那般舉動,他也不要禁止人怎樣,只是被了他的德化,那非禮之事,人自然不能行出來。”虞家弟兄幾個同嘆了一口氣,一同到家,吃了酒,各自散了。
此時元武閣已經動工,虞華軒每日去監工修理。那日晚上回來,成老爹坐在書房裡。虞華軒同他作了揖,拿茶吃了,問道:“前日節孝入祠,老爹為甚么不到?”成老爹道:“那日我要到的,身上有些病,不曾來的成。舍弟下鄉去,說是熱鬧的很。方府的執事擺了半街,王公同彭府上的人都在那裡送,尊經閣擺席唱戲,四鄉八鎮幾十里路的人都來看,說:“若要不是方府,怎做的這樣大事!’你自然也在閣上偏我吃酒。”虞華軒道:“老爹,你就不曉得我那日要送我家八房的叔祖母?”成老爹冷笑道:“你八房裡本家窮的有腿沒褲子,你本家的人,那個肯到他那裡去?連你這話也是哄我頑,你一定是送方老太太的。”虞華軒道:“這事已過,不必細講了。”吃了晚飯,成老爹說:“那分田的賣主和中人都上縣來了,住在寶林寺里。你若要他這田,明日就可以成事。”虞華軒道:“我要就是了。”成老爹道:“還有一個說法,這分田全然是我來說的,我要在中間打五十兩銀子的‘背公’,要在你這裡除給我;我還要到那邊要中用錢去。”虞華軒道:“這個何消說,老爹是一個元寶。”當下把租頭、價銀、戥銀、銀色、雞、草、小租、酒水、畫字、上業主,都講清了。
成老爹把賣主、中人都約了來,大清早坐在虞家廳上。成老爹進來請大爺出來成契。走到書房裡,只見有許多木匠、瓦匠在那裡領銀子。虞華軒捧著多少五十兩一錠的大銀子散人,一個時辰就散掉了幾百兩。成老爹看著他散完了,叫他出去成田契。虞華軒睜著眼道:“那田貴了!我不要!”成老爹嚇了一個痴。虞華軒道:“老爹,我當真不要了。”便吩咐小廝:“到廳上把那鄉里的幾個泥腿替我趕掉了!”成老爹氣的愁眉苦臉,只得自己走出去回那幾個鄉里人去了。只因這一番,有分教:身離惡俗,門牆又見儒修;客到名邦,晉接不逢賢哲。畢竟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