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第四十三回 野羊塘將軍大戰 歌舞地酋長劫營


且說那苗酋正在洞裡,聚集眾苗子,男男女女飲酒作樂過年。馮君瑞本是一個奸棍,又得了苗女為妻,翁婿兩個,羅列著許多苗婆,穿的花紅柳綠,鳴鑼擊鼓,演唱苗戲。忽然一個小卒飛跑了來報導:“不好了!大皇帝發兵來剿,已經到了九曲崗了!”那苗酋嚇得魂不附體,忙調兩百苗兵,帶了標槍,前去抵敵。只見又是一個小卒沒命的奔來報導:“鼓樓坡來了大眾的兵馬,不計其數!”苗酋同馮君瑞正慌張著急,忽聽得一聲炮響,後邊山頭上火把齊明,喊殺連天,從空而下。那苗酋領著苗兵,捨命混戰。怎當得湯總鎮的兵馬,長槍大戟:直殺到野羊塘,苗兵死傷過半。苗酋同馮君瑞覓條小路逃往別的苗洞裡去了。
那裡前軍銅仁守備,後軍清江參將,都會合在野羊塘,搜了巢穴,將敗殘的苗子盡行殺了,苗婆留在軍中執炊具之役。湯總鎮號令三軍,就在野羊塘紮下營盤,參將、守備都到帳房裡來賀捷。湯總鎮道:“二位將軍且不要放心。我看賊苗雖敗,他已逃往別洞,必然求了救兵,今夜來劫我們的營盤。不可不預為防備。”因問臧歧道:“此處通那一洞最近?”臧歧道:“此處到豎眼洞不足三十里。”湯鎮台道:“我有道理。”向參將、守備道:“二位將軍,你領了本部人馬,伏於石柱橋左右,這是苗賊回去必由之總路。你等他回去之時,聽炮響為號,伏兵齊起,上前掩殺。”兩將聽令去了。
湯總鎮叫把收留的苗婆內中,揀會唱歌的,都梳好了椎髻,穿好了苗錦,赤著腳,到中軍帳房裡歌舞作樂;卻把兵馬將士都埋伏在山坳里。果然五更天氣,苗酋率領著豎眼洞的苗兵,帶了苗刀,拿了標槍,悄悄渡過石柱橋。望見野羊搪中軍帳里燈燭輝煌,正在歌舞,一齊吶聲喊撲進帳房。不想撲了一個空,那些苗婆之外並不見有一個人。知道是中了計,急急往外跑。那山坳里伏兵齊發,喊聲連天。苗酋拚命的領著苗兵投石柱橋來,卻不防一聲炮響,橋下伏兵齊出,幾處湊攏,趕殺前來。還虧得苗子的腳底板厚,不怕岣岩荊棘,就如驚猿脫兔,漫山越嶺的逃散了。
湯總鎮得了大勝,檢點這三營、兩協人馬,無大損傷,唱著凱歌,回鎮遠府。雷太守接著,道了恭喜,問起苗酋別莊燕以及馮君瑞的下落。湯鎮台道:“我們連贏了他幾仗,他們窮蹙逃命,料想這兩個已經自戕溝壑了。”雷太守道:“大勢看來自是如此,但是上頭問下來,這一句話卻難以登答,明明像個飾詞了。”當下湯鎮台不能言語。回到衙門,兩個少爺接著,請了安。卻為這件事,心裡十分躊躕,一夜也不曾睡著。次日,將出兵得勝的情節報了上去。總督那裡又批下來,同雷太守的所見竟是一樣,專問別莊燕、馮君瑞兩名要犯,“務須刻期拿獲解院,以憑題奏”等語。湯鎮台著了慌,一時無法。只見臧歧在旁跪下稟道:“生苗洞裡路徑小的都認得。求老爺差小的前去打探得別莊燕現在何處,便好設法擒捉他了。”湯鎮台大喜,賞了他五十兩銀子,叫他前去細細打探。
臧歧領了主命,去了八九日,回來稟道:“小的直去到豎眼洞.探得別莊燕因借兵劫營輸了一仗,洞裡苗頭和他惱了,而今又投到白蟲洞那裡去。小的又尋到那裡打探,聞得馮君瑞也在那裡,別莊燕只剩了家口十幾個人,手下的兵馬全然沒有了。又聽見他們設了一計,說我們這鎮遠府里,正月十八日鐵溪里的神道出現,滿城人家家家都要關門躲避。他們打算到這一日,扮做鬼怪,到老爺府里來打劫報仇。老爺須是防範他為妙。”湯鎮台聽了道:“我知道了。”又賞了臧歧羊酒,叫他歇息去。
果然鎮遠有個風俗,說正月十八日,鐵溪里龍神嫁妹子。那妹子生的醜陋,怕人看見,差了多少的蝦兵蟹將護衛著他嫁。人家都要關了門,不許出來張看。若是偷著張看,被他瞧見了,就有疾風暴雨,平地水深三尺,把人民要淹死無數。此風相傳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