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卷六十二 吳書十七 是儀胡綜傳第十七



二年,青州人隱蕃歸吳,上書曰:"臣聞紂為無道,微子先出;高祖寬明,陳平先入。臣年二十二,委棄封域,歸命有道,賴蒙天靈,得自全致。臣至止有日,而主者同之降人,未見精別,使臣微言妙旨,不得上達。於邑三嘆,曷惟其已。謹詣闕拜章,乞蒙引見。"權即召入。蕃謝答問,及陳時務,甚有辭觀。綜時侍坐,權問何如,綜對曰:"蕃上書,大語有似東方朔,巧捷詭辯有似禰衡,而才皆不及。"權又問可堪何官,綜對曰:"未可以治民,且試以都輦小職。"權以蕃盛論刑獄,用為廷尉監。左將軍朱據、廷尉郝普稱蕃有王佐之才,普尤與之親善,常怨嘆其屈。後蕃謀叛,事覺伏誅,【吳錄曰:蕃有口才,魏明帝使詐叛如吳,令求作廷尉職,重案大臣以離間之。既為廷尉監,眾人以據、普與蕃親善,常車馬雲集,賓客盈堂。及至事覺,蕃亡走,捕得,考問黨與,蕃無所言。吳主使將入,謂曰:"何乃以肌肉為人受毒乎?"蕃曰:"孫君,丈夫圖事,豈有無伴!烈士死,不足相牽耳。"遂閉口而死。吳歷曰:權問普:"卿前盛稱蕃,又為之怨望朝廷,使蕃反叛,皆卿之由。"】普見責自殺。據禁止,歷時乃解。拜綜偏將軍,兼左執法,領辭訟。遼東之事,輔吳將軍張昭以諫權言辭切至,權亦大怒,其和協彼此,使之無隙,綜有力焉。

性嗜酒,酒後歡呼極意,或推引杯觴,搏擊左右。權愛其才,弗之責也。

凡自權統事,諸文誥策命,鄰國書符,略皆綜之所造也。初以內外多事,特立科,長吏遭喪,皆不得去,而數有犯者。權患之,使朝臣下議。綜議以為宜定科文,示以大辟,行之一人,其後必絕。遂用綜言,由是奔喪乃斷。

赤烏六年卒,子沖嗣。沖平和有文幹,天紀中為中書令。【吳錄曰:沖後仕晉尚書郎、吳郡太守。】

徐詳者字子明,吳郡烏程人也,先綜死。

評曰:是儀、徐詳、胡綜,皆孫權之時幹興事業者也。儀清恪貞素,詳數通使命,綜文采才用,各見信任,辟之廣夏,其榱椽之佐乎!

《三國志》 南朝宋·裴松之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