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卷二百五 志第一百五十八



《延平師弟子問答》一卷

《語錄》四十三卷(朱熹門人所記)

張栻《孟子詳說》十七卷

又《孟子解》七卷

蔡沆《至書》一卷

張氏《孟子傳》三十六卷

錢文子《孟子傳贊》十四卷

王汝猷《孟子辨疑》十四卷

《諸儒鳴道集》七十二卷(濂溪、涑水、橫渠等書)

程迥《諸論辨》一卷

《近思錄》十四卷(朱熹、呂祖謙編類周敦頤、程頤、程顥、張載等書)

《外書》十二卷(程顥、程頤講學)

邵雍《漁樵問對》一卷

祝禹圭《東西銘解》一卷

蘇籀《遺言》一卷

曾發《泮林討古》二卷

張九成《語錄》十四卷

胡宏《知言》一卷

《麗澤論說集》十卷(呂祖謙門人記)

周揆《聖傳錄》一卷

吳仁傑《鹽石論》丙丁二卷

陳舜申《審是集》一卷

塗近正《明倫》二卷

彭龜年《止堂訓蒙》二卷

《呂氏鄉約儀》一卷(呂大鈞撰)

《李公省心雜言》一卷(不知名)

董與幾《學政發縱》一卷

高登《修學門庭》一卷

劉敞《弟子記》一卷

《石月至言》一卷(余應求刊其父之言)

戴溪《石鼓孟子答問》三卷

陳師道《後山理究》一卷

《北山家訓》一卷

《伊洛淵源》十三卷

《聞見善善錄》一卷

《質疑請益》一卷

(並不知作者)

楊浚《韋子內篇》三卷

又《聖典》三卷

王向《忠經》三卷

劉貺《續說苑》十卷

《法聖要言》十卷

李琪《皇天大政論》十卷

高舉《帝道書》十卷

魯大公《公侯正術》十卷

蕭佚《牧宰政術》二卷

趙瑩《君臣政論》二十五卷

《興政論》三卷

丘光庭《康教論》一卷

張弧《素履子》一卷

張陟《里訓》十卷

趙澡《中庸論》一卷

趙鄰幾《鯫子》一卷

朱昂《資理論》三卷

何涉《治道中說》三十篇(卷亡)

龔鼎臣《中說解》十卷

范祖禹《帝學》八卷

章懷太子《修身要覽》十卷

太宗《文明政化》十卷

真宗《承華要略》二十卷

《名墨縱橫家無所增益答邇英聖問》一卷

(仁宗書三十五事,丁度等答)

顏之推《家訓》七卷

狄仁傑《家范》一卷

《先賢誡子書》二卷

《開元御集誡子書》一卷

《古今家戒》四卷

黃訥《家戒》一卷

柳玢《誡子拾遺》十卷

孫奕《示兒編》一部

右儒家類一百六十九部,一千二百三十四卷、篇。

河上公《老子道德經注》一卷

嚴遵《老子指歸》十三卷

王弼《老子注》二卷

又《道德略歸》一卷

陸修靜《老子道德經雜說》一卷

傅奕《道德經音義》二卷

唐玄宗注《老子道德經》二卷(有序)

唐玄宗《道德經音疏》六卷

成玄英《道德經開題序訣義疏》七卷

杜光庭《道德經廣聖義疏》三十卷

僧文儻《道德經疏義》十卷

趙至堅《道德經疏》三卷

張惠超《道德經志玄疏》三卷

陸氏《道德經傳》四卷

扶少明《道德經譜》二卷

《穀神子注經諸家道德經疏》二卷(河上公、葛仙公、鄭思遠、睿宗、玄宗疏)

李若愚《道德經注》一卷

喬諷《道德經疏義節解》二卷

《道德經小解》一卷

陳景元《道德注》二卷

蔣之奇《老子解》二卷

又《老子繫辭解》二卷

張湛《列子音義》一卷

張昭《補註莊子》十卷

張烜《莊子通真論》三卷

《南華真經篇目義》三卷

李暹《訓文子注》十二卷

朱棄《文子注》十二卷

墨布(一作"希")子《文子注》十二卷

王源《亢倉子注》三卷

《亢倉子音義》一卷

范乾元(一作"九")《四子樞要》二卷

衛偕(一作"稽")《白朮子》三卷

太公等《陰符經注》一卷

張果《陰符經注》一卷

又《陰符經辨命論》一卷

袁淑真《陰符經注》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