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卷二百三 志第一百五十六



司馬康《通鑑釋文》六卷

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一百六十八卷

又《四朝史稿》五十卷

《江左方鎮年表》十六卷

《混天帝王五運圖古今須知》一卷

《宋政錄》十二卷

《宋異錄》一卷

《宋年表》一卷

又《年表》一卷

史炤《資治通鑑釋文》三十卷

晁公邁《歷代記年》十卷

熊克《九朝通略》一百六十八卷

《中興小歷》四十一卷

呂祖謙《大事記》二十七卷

又《宋通鑑節》五卷

《呂氏家塾通鑑節要》二十四卷

朱熹《通鑑綱目》五十九卷

又《提要》五十九卷

《宋聖政編年》十二卷(不知作者)

汪伯彥《建炎中興日曆》一卷

袁樞《通鑑紀事本末》四十二卷

喻漢卿《通鑑總考》一百十二卷

吳曾《南北征伐編年》二十三卷

徐度《國紀》六十五卷

胡宏《皇王大紀》八十卷

李丙《丁未錄》二百卷

李心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二百卷

《國史英華》一卷(不知作者)

何許《甲子紀年圖》一卷

曾慥《通鑑補遺》一百篇

李孟傳《讀史》十卷

崔敦詩《通鑑要覽》六十卷

王應麟《通鑑答問》四卷

胡安國《通鑑舉要補遺》一百二十卷

沈樞《通鑑總類》二十卷

張根《歷代指掌編》九十卷

李心傳《孝宗要略初草》二十三卷

張公明《大宋綱目》一百六十七卷

洪邁《節資治通鑑》一百五十卷

又《太祖太宗本紀》三十五卷

又《四朝史紀》三十卷

又《列傳》一百三十五卷

黃維之《太祖政要》一十卷

呂中《國朝治跡要略》十四卷

右編年類一百五十一部,一萬五百七十五卷。(《寧宗實錄》以下不著錄六部,無卷。曾慥《通鑑補遺》以下不著錄十五部,九百六十八卷)

王瓘《廣軒轅本紀》一卷

《汲冢周書》十卷

郭璞注《穆天子傳》六卷

趙曄《吳越春秋》十卷

皇甫遵注《吳越春秋》十卷

司馬彪《九州春秋》十卷

趙瞻《史記牴牾論》五卷

《漢書問答》五卷

劉珍等《東觀漢紀》八卷

孔衍《春秋後語》十卷

李延壽《南史》八十卷

又《北史》一百卷

元行沖《後魏國典》三十卷

《金陵六朝記》一卷

王豹《金陵樞要》一卷

李匡文《漢後隋前瞬貫圖》一卷

李康《唐明皇政錄》十卷

袁皓《興元聖功錄》

《功臣錄》三十卷

《唐僖宗日曆》一卷

劉肅《唐新語》十三卷

《唐總記》三卷

渤海填《唐廣德神異錄》四十五卷

歐陽迥(一作"炳")《唐錄備闕》十五卷

裴潾《大和新修辨謗略》三卷

程光榮(一作"柔")《唐補註記》("註記"一作"紀")三卷

曹玄圭《唐列聖統載圖》十卷

郭修《唐年紀錄》一卷

南卓《唐朝綱領圖》五卷

《唐紀年記》二卷

吳兢《開元名臣錄》三卷

又《唐太宗勛史》一卷

《唐書備闕記》十卷

高峻《小史》一百十卷

許嵩《建康實錄》二十卷

張詢古《五代新說》二卷

劉軻《帝王歷數歌》一卷

又《唐年曆》一卷

裴庭裕《東觀奏記》三卷

《新野史》十卷(題"顯德元年終南山不名子撰")

張傳靖《唐編記》(一作"紀")十卷

胡旦《唐乘》(一作"策")七十卷

王沿《唐志》二十一卷

孫甫《唐史記》七十五卷

王皞《唐余錄》六十卷

李匡文《兩漢至唐年紀》一卷

王禹偁《五代史闕文》二卷

陶岳《五代史補》五卷

詹玠《唐宋遺史》四卷

劉直方《大唐機要》三十卷

蘇轍《古史》六十卷

孫沖《五代紀》七十七卷

王軫《五朝春秋》二十五卷

劉攽《五代春秋》一部(卷亡)

劉恕《十國紀年》四十二卷

常璩《華陽國志》十卷

《江南志》二十卷

李清臣《平南事覽》二十卷

《吳書實錄》三卷(記楊行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