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卷二百三 志第一百五十六



《真宗聖政紀》一百五十卷

又《政要》十卷

《仁宗觀文覽古圖記》十卷

丁謂《大中祥符奉祀記》五十卷 《目》二卷

又《大中祥符迎奉聖像記》二十卷 《目》二卷

李維《大中祥符降聖記》五十卷 《目》三卷

王欽若《天禧大禮記》五十卷 《目》二卷

呂夷簡《三朝寶訓》三十卷

李淑《三朝訓覽圖》十卷

錢惟演《鹹平聖政錄》三卷

李昭遘《永熙政范》二卷

張商英《神宗正典》六卷

林希《兩朝寶訓》二十一卷

舒亶《元豐聖訓》三卷

《六朝寶訓》一部(卷亡)

鄭居中《崇寧聖政》二百五十五冊

又《聖政錄》三百二十三冊

賈緯《備史》六卷

《史系》二十卷

楊九齡《正史雜論》十卷

《河洛春秋》二卷

《歷代善惡春秋》二十卷

李筌《閫外春秋》十卷

薛韜玉《帝照》一卷

沈汾《元類》一卷

楊岑《皇王寶運錄》三十卷

瞿(一作"翟")驤《帝王受命編年錄》三十卷

徐廙《三朝革命錄》三卷

錢信《皇猷錄》一卷

《歷代鴻名錄》八卷

韋光美《嘉號錄》一卷

崔倜《帝王授受圖》一卷

牛檢《帝王事跡相承圖》三卷

《歷代君臣圖》二卷

龔穎《年(一作"運")歷圖》八卷

賈欽文《古今年代歷》一卷

張敦素《通記(一作"紀")建元歷》二卷

柳璨《補註正閏位歷》三卷

杜光庭《帝王年代州郡長曆》二卷

王起《五運圖》一卷

曹玄圭《五運圖(一作"錄")》十二卷

張洽《五運元紀》一卷

《古今帝王記》十卷

衛牧《帝王真偽記》七卷

《紀年志》一卷

武密《帝王年代錄》三十卷

鄭伯邕《帝王年代圖》一卷

又《帝王年代記》三卷

焦《聖朝年代記(一作"紀")》十卷

韋光美《帝王年號圖》一卷

汪奇《古今帝王年號錄》一卷

李昉《歷代年號》一卷

蓋君平《重編史雋》三十卷

孫昱《十二國史》十二卷

《西京史略》二卷

《史記掇英》五卷

(並不知作者)

鄭樵《通志》二百卷

蕭常《續後漢書》四十二卷

李杞《改修三國志》六十七卷

陳傅良《建隆編》一卷(一名《開基事要》)

蔡幼學《宋編年政要》四十卷

又《宋實錄列傳舉要》十二卷

洪偃《五朝史述論》八卷(洪邁孫)

趙甡之《中興遺史》二十卷

樓昉《中興小傳》一百篇

右別史類一百二十三部,二千二百十八卷。(趙甡之《中興遺史》以下不著錄二部,一百二十卷、篇)

《馬史精略》五十六卷

趙世逢《兩漢類要》二十卷

周護《三史菁英》三十卷

《十七史贊》三十卷

《三代說辭》十卷(不知作者)

孫玉汝《南北史練選》十八卷

《史略》三卷

楊侃《兩漢博聞》十二卷

林鉞《漢雋》十卷

宗諫《三國采要》六卷

薛儆《晉書金穴鈔》十卷

荀綽《晉略》九卷

張陟《晉略》二十卷

杜延業《晉春秋略》二十卷

《晉史獵精》一百三十卷

胡寅《讀史管見》三十卷

又《三國六朝攻守要論》十卷

趙氏《六朝采要》十卷

杭暕《金陵六朝帝王統紀》一卷

薛韜玉《唐要錄》二卷

張栻《通鑑論篤》四卷

孫甫《唐史論斷》二卷

石介《唐鑒》五卷

范祖禹《唐鑒》十二卷

又《帝學》八卷

陳季雅《兩漢博議》十四卷

李舜臣《江東十鑒》一卷

陳傅良《西漢史鈔》十七卷

《東萊先生西漢財論》十卷(呂祖謙論,門人編)

劉熙古《歷代紀要》五十卷

喬舜《古今語要》十二卷

賈昌朝《通紀》八十卷

趙善譽《讀史輿地考》六十三卷(一名《輿地通鑑》)

裴松之《國史要覽》二十卷

鄭暐《史雋》十卷

曹化《史書集類》三卷

朱黼《紀年備遺正統論》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