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卷二百四十八 列傳第七



皇祐三年薨,年六十四。帝臨奠,輟視朝五日。追封齊國大長公主,謚獻穆。徽宗改封荊國。政和改獻穆大長帝姬。

真宗二女。長惠國公主,早亡。

升國大長公主,初入道。明道二年,封衛國長公主,號清虛靈照大師。慶曆七年,追封魯國,謚昭懷。徽宗改封升國大長公主。政和改昭大長帝姬。

仁宗十三女。徐國、鄧國、鎮國、楚國、商國、魯國、唐國、陳國、豫國九公主,皆早亡。

周、陳國大長公主,帝長女也。寶元二年,封福康。嘉祐二年,進封袞國。主幼警慧,性純孝。帝嘗不豫,主侍左右,徒跣籲天,乞以身代。帝隆愛之。

帝念章懿太后不及享天下養,故擇其兄子李瑋使尚主。瑋樸陋,與主積不相能。主中夜扣皇城門入訴,瑋皇懼自劾。諫官王陶論宮門夜開,乞繩治護衛,御史又共論主第內臣多不謹,帝為黜都監梁懷一輩十餘人。後數年不復協,詔出瑋於外,主降封沂,屏居內廷。久之,復召瑋,使為附馬都尉如初。英宗立,進越國長公主。神宗治平四年,進楚國大長公主。

熙寧三年薨,年三十三。以瑋奉主無狀,貶陳州。輔臣議謚,帝以主事仁祖孝,命曰莊孝,追封秦國。徽宗加周、陳國。政和改封莊孝明懿大長帝姬。

秦、魯國賢穆明懿大長公主,仁宗皇帝第十女也。母曰周貴妃。嘉祐五年,封慶壽,進惠國。治平四年,進許國大長公主。下嫁吳越忠懿王之曾孫、右領軍衛大將軍錢景臻。改韓、周燕國。徽宗朝,進秦、魏兩國。政和三年,更封令德景行大長帝姬。

靖康二年,諸帝姬北徙,姬以先朝女,金人不知,留於汴。建炎初,復公主號,改封秦魯國。避地南渡,賊張遇掠其家,中子愕被害。公主至揚州朝謁,復避地之閩。

紹興三年,自閩至會稽,請入見,因留居焉。後徙台州。上以公主行尊年高,甚敬之,每入內,見必先揖。靖康中,戚里例納節,至是,公主為其子忱請還舊官,上以忱為滬川節度使,仍詔戚里不得援例。久之,又為忱請優賜推恩,上重違之,加忱開府儀同三司。時主有三子,愐、愷非己所出,故獨厚於忱。上戒之曰:"長主壽考如此,乃仁宗皇帝四十二年深仁厚澤,是以鍾慶於長主。長主待遇諸子,宜法仁宗用心之均一。"主感服。

薨,年八十六。上輟朝五日,幸其第臨奠,詔子孫皆進官一等。謚曰賢穆。二十九年,加謚明懿。

袞國大長公主,帝第十一女也。嘉祐六年,封永壽。進榮國長公主。治平四年,進邠國大長公主。熙寧九年,改魯國。下嫁左領軍衛大將軍曹詩。主性儉節,於池台苑囿一無所增飭。十年夏,旱,曹族以主生日將盛具為壽,主曰:"上方損膳徹樂,吾何心能安。"悉屏之。

元豐六年薨,年二十四,追封荊國,謚賢懿。遷其二子曄、旼皆領團練使。徽宗追封袞國,又改賢懿恭穆大長帝姬。

燕、舒國大長公主,帝第十二女也。嘉祐六年,封寶壽。八年,進順國長公主。治平四年,進冀國大長公主。元豐五年,改魏國,下嫁開州團練使郭獻卿。上,進楚國。徽宗改吳國,進吳、越國,改秦、袞國。政和二年薨,追封燕、舒國,謚懿穆,復改懿物大長帝姬。

英宗四女。舒國公主,早亡。

魏、楚國大長公主,帝長女。嘉祐八年,封德寧。治平三年,進封徐國,下嫁左衛將軍王師約。四年,進陳國長公主。元豐八年薨,追封燕國大長公主,謚惠和。元祐四年,追封秦國。徽宗追封魏國,加韓、魏國,又改惠和大長帝姬。

魏國大長公主,帝第二女,母曰宣仁聖烈皇后。嘉祐八年,封寶安公主。神宗立,進舒國長公主,改蜀國,下嫁左衛將軍王詵。詵母盧寡居,主處之近舍,日致膳羞。盧病,自和湯劑以進。帝厚於姊妹,故主第池(缺)服玩極其華縟。主以不得日侍宣仁於寶慈宮,居常悒然。間遇旱暵,帝降損以禱,主亦如之,曰:"我奉賜皆出公上,固應同其傈戚。"帝居慈聖光獻皇后喪,毀甚,主曰:"吾與上同體,視此亦復保聊!"立散遣歌舞三十輩。